当前位置:桔文屋>书库>历史军事>寒门首辅> 第357章 开海禁

第357章 开海禁

  谢慎却是笑道:“阳明兄且信我一次,明年大比你定能高中。”
  王守仁饶有兴致的道:“谨修你什么时候变成能掐会算的算命先生了,难不成是看透了愚兄的气运,知天道了?”
  谢慎心道我确实是知天道可不能和你说啊,真是无奈。
  “阳明兄,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伐其身行,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以阳明兄的学识经历,岂有不中道理。”
  “那便借谨修吉言了。”
  对科举之事,王守仁看的很开。但看的再开,还是希望能够中进士的。
  因为只有中了进士,才是对自己寒窗多年的认可。至于施政理想,还是要看机缘的。
  毕竟三年进士三百人,有几人能熬到部院大员,内阁大学士呢?
  王华沉声道:“谨修,老夫听说你想要奏请朝廷开海禁?”
  谢慎心道真是天下没有不漏风的墙。他不过是和王守文闲聊时提了几句,就传到了王华这里。另外,王守文还真是一个大嘴巴......
  “老大人所言不虚,晚生确有此意。”
  谢慎拱了拱手道。
  王华蹙眉问道:“可是如果开海禁,岂不是对百姓无法控制了。”
  谢慎暗翻白眼,心道王老大人怎么也是这一套。
  “据晚生了解,靠海谋生的百姓并不多。真正指望其赚钱的是浙商。”
  谢慎顿了顿道:“浙商不能下海,海贸不能成行他们就会另想办法,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走私。他们组建大的船队将瓷器丝绸茶叶等物走私贩卖,偶尔还沿岸劫掠,实是扰民不已。”
  谢慎分析的头头是道,王华却是愣住。
  这种观点他从未听旁人提起过,不过现在从谢慎口中说出却是十分有道理。
  “谨修你继续说。”
  “如果开海禁,他们可以光明正大的经商自然不会再走私,对我大明是一件功在当代,立在千秋的大好事。不过......”
  “不过什么?”
  王华蹙眉道。
  “不过如果朝廷开的港口不多,还不如不开。因为这样不但会限制海商的利益,还会产生垄断。”
  “垄断?何为垄断?”
  “垄断,简而言之就是一方占据行业绝大多数资源,所有事宜必经其手。”
  谢慎解释道。
  在原本历史中,隆庆开海无疑是一个大事件。但这个大事件却并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因为只开了月港一处港口。
  月港的位置并不算好,朝廷之所以选在这里不是为了有利于贸易而是为了抑制浙商为首的海商。
  要走正规渠道海贸就要向朝廷缴纳一大笔税银,加之只能从月港出海,浙商的运输成本也将大大增加。
  其实说白了就是朝廷不想让海商做大,依然用监视的眼光看待这个群体。
  这样的开海实则是隔靴搔痒,没有什么本质改变。
  故而谢慎才会说如果只开一处或者少处港口不如不开。
  当然港口也不能多开。
  大明朝是典型的小农自耕农经济,封闭性很强。
  如果突然打开一道大门,让外部东西涌入很可能造成经济崩溃。
  这应该才是朝廷迟迟不敢开海禁的原因。
  “一旦朝廷开设港口,所有事宜必须经过朝廷首肯,那些海商必定会处处掣肘。如果朝廷想要扶持一家,那家就必定会坐大,垄断也就不可避免了。”
  “那么依照谨修之见,应该开设几处港口呢?”
  王华显然也是来了性质,幽幽说道。
  “五处。五处是最合适的。福建开一处,浙省两处,南直一处,山东一处。”
  谢慎早就有腹稿,缓缓说道。
  “为何选在这五处?”
  谢慎顿了顿道:“福建,山东,浙省,南直基本涵盖了大明的海岸线。在这些地方各自设港方便海商贸易。晚生以为朝廷既然要开设港口,便应该以便于贸易为目的。而不是设置阻碍。”
  谢慎是一个穿越客,他自然明白贸易尤其是海贸能够给大明带来些什么。
  土豆,玉米就不必说了,可以解决小冰河以及灾年粮食不够吃的问题。还可以从佛郎机人那里引进燧发枪,火炮装备军队。
  明朝军制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如果能够用这些装备京师三大营,进而推广全军,绝对是一件改变国运的大事。
  当然,各种糟粕也可能就此传入,这便需要官府出面加以梳理。
  “谨修这句话,愚兄赞同。”
  王守仁点了点头道:“贸易本身不可怕,只要有官府监管即可。”
  盐铁这种重要资源一直都牢牢把控在朝廷手中,开海禁后无非是增添一些物品监管而已,并没有什么技术难度。
  “那如何控制监管呢?”
  王华又问道。
  “这个简单,朝廷可单独设一海经局,专门督察海商贸易。所有贸易货品必须在海经局报备,一旦查出虚报假报不但要严惩重罚,还要取消这一海商的贸易权。”
  “这海经局......”
  “可隶属于巡抚衙门管辖。”
  王华还没说完,谢慎便抢先说道。
  在他看来,海经局应该是一个独立的机构,这样才能保证政策的连贯完整性。
  其直接对巡抚负责,这样不会被县府衙门影响。
  大明的商税实在太低,但涨又不好涨。想要增收,海商这一块便可以动一动心思。
  海商不同于陆商,以前从没有过开海经验,故而商税也可以提一提。
  十税二,十税三都可以考虑。
  别看海商体量不如陆商,但经营的都是暴利商品,收上来的都是真金白银。
  据谢慎估计,开海后,海经局能够带给朝廷的两成税收增加。
  这对于国库常常告急的朝廷来说绝对意义重大。把此中关系讲明,弘治皇帝应该会点头。
  利益才是统治者最看重的东西。与之相比,什么祖宗之法都是狗屁。
  不然为什么隆庆皇帝能够开海?还不是为了限制浙商为代表的海商。
  “晚生希望与老大人一起上书,请陛下开海!”
  ......
  ......
  ps:推荐龙王大神的新书懒唐,熟悉的味道~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