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桔文屋>书库>其他类型>不逢春> 第75章

第75章

  陈淮拖着他,如水中的一尾鱼,在激流里游得飞快。他自己也受了重伤,却一声不吭,拼着最后的力气,扛着两个人的命向前游。
  不知道游了多久,终于看见了岸。
  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把沈嘉推上岸。
  然后他浮在水面,耳畔传来越来越近的警笛声,陈淮闭上眼,任由缓缓流动的水将他带走,带远。
  血液从他中弹的腹部流出,融在水里,消失无踪。
  真抱歉,说好的来接你。
  ……
  千里之外的大理,仍旧阳光明媚。
  俞景续租了一个月的民宿,在这里等着陈淮回来。
  他给自己的日程安排的很满,今天要去一家染坊做扎染。
  开染坊的是个挺年轻的姑娘,负责教他染的是她奶奶。
  老人年龄虽然很大,但看上去仍旧精神矍铄。她穿着白族人的传统服装,花白的头发在阳光下充满了岁月感。
  她从里面拿了花纹布出来,让俞景挑了个喜欢的纹样,然后教他怎么绑皮筋,怎么扭绳子。
  俞景学着她的样子绑好,再把白衬衫浸在蓝色的染料里。
  他选了一个很漂亮的纹样,想着陈淮平时都穿的太素了,不是黑就是灰,也许他穿上这件衣服,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在漫长的等待里,他有些百无聊赖的拿出手机,在通讯录的界面停下。
  陈淮的头像和号码静静躺在他的手机屏幕上,像是什么话都不想跟他讲。
  俞景回忆起那天的拥抱,有些遗憾自己没有主动吻一下他。
  下次见面是什么时候呢?
  也许是几天后,也许更晚一点。
  反正他执行完任务,总要回来找他的。
  俞景想,到那个时候,再给他一个吻,其实也是一样的。
  奶奶端着盆走过他身边,小声叮嘱他:“小伙子,看着时间,泡久了不好看。”
  俞景点头答应,然后愤愤的伸手戳了戳陈淮的头像。
  他关掉手机,双手拖着自己的下巴,认真计时。
  院子里栽着很多树,树上挂着各种已经扎染好,正在晾晒的衣服。
  无论是裙子还是衬衫,都很好看。
  在微风和阳光里,飘摇。
  等了不知道多久,闹钟响起,他有些迫不及待的捞起染缸里属于自己的衣服。
  老奶奶也过来了。
  她帮他拆开绳子,然后展开衣服,在空气里抖了抖。蓝色的水珠四溅,俞景凑上前,想看看最后的成果。
  令人遗憾的是,这件衣服染失败了。
  也许是制作的过程出了问题,也许只是单纯的运气不太好,总之这件衣服和俞景想象中的模样差了太远。
  老奶奶帮他把衣服挂在树枝上,安慰他:“没关系,下次再来染,不收钱。”
  俞景摇头,看着那件失败品,半响轻声道:“没关系,他也会喜欢的。”
  因为对彼此来说,这都不仅仅只是一件具有观赏性的衣服。也许他会在意它的美丑,但陈淮不会,他只会在意染他的人。
  这一点,俞景无比自信。
  在暮色四合里,俞景拿走了那件干掉的衣服。
  然后独自等着,送出它的那一天。
  第43章
  苍山脚下,一片白色的房子簇拥着,环抱着,形状像把半张开的扇子。这把扇子连接着不远处的洱海,也连接着许许多多慕名而来的游人。
  其中有俞景。
  “临岸”是一间布置的很有格调的咖啡店,老板曾铭是个北京来的闲人,在大理待了一段时间后决定定居于此,顺便开了这家店。
  店内的咖啡台上放着几只风干的松果,形状圆润漂亮。那是老板在山上捡的,带下来后顺手放在那里,发现和咖啡店很搭,也就再没挪过。
  最近不知道哪位网红发现了这家店,视频一夜爆火,前来打卡的人络绎不绝。
  俞景倒不是来打卡的,他只是刚好认识这家咖啡店的老板。
  他们是大学室友,从前一起办过画室,虽然效益并不好,但不妨碍两人志趣相投,又都是不缺钱的主儿,画室无人问津也待的开心自在。
  只是后来毕业,各奔东西。
  俞景端着一杯手磨咖啡,站在二楼的露台上看远处的风景。有不知名的鸟儿掠过海面,翅膀沾着水珠,雨滴般从辽远的天空落下。
  “俞哥,在这儿躲清闲呢?”
  曾铭手里端了一份小甜品,缓缓踏上木质楼梯,将甜品放到俞景身后的小桌子上。
  俞景转身笑看着他:“忙完了?”
  曾铭拍拍手上不存在的灰,上前和他站在一起遥望洱海:“害,忙不完,人这一辈子总是有做不完的事。”他转头问俞景:“怎么到这儿来了?”
  俞景目光落在那束映透洱海的阳光上,调侃:“忙烦了,来闲闲。”
  曾铭笑了一声,也不怕得罪自家客人:“依我说现在的人哪,就是太闲了。人闲下来就爱乱想,一开始乱想各种烦恼就出来了。什么人生信仰,什么生命价值,想出来一堆,全是空话,无病呻吟,全他妈在扯淡。”
  俞景也跟着笑:“你开这家店,不就是为了他们扯淡用的。”
  曾铭倒是挺赞同这个观点:“是啊。总得有个东西来寄托人那点矫情。”他叹一口气:“我也是扯淡。人活一辈子不长不短的,怎么舒服怎么来。”说着,他拍拍俞景的肩膀,下去帮忙了:“老同学就不招呼了,自己哪凉快哪待着吧。”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