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桔文屋>书库>历史军事>我在八零搞运输> 我在八零搞运输 第164节

我在八零搞运输 第164节

  父子俩到了宿舍楼下,林北将他放到地上,让他喊妈妈下来吃饭,林聪摸摸手电筒,呼呼呼跑进宿舍楼。
  头上二楼的灯灭了,没过多久,母子俩出现在林北的视野里。
  “吃什么?”母子俩坐到后车座上,林北骑车问。
  “吃鸡汤,好吗?妈妈。”林聪抬手擦嘴角。
  “你喝鸡汤就喝饱了?”林北笑道。
  “他在少年宫听人说老邮局那里开了一家菌菇鸡汤馆,鸡特鲜特嫩,吃完了鸡肉,再喝一碗汤,最后烫豆芽、千张、米粉、大白菜。一群小孩说这是正确的吃鸡方法,说好好吃,说完缠着自家大人还去吃。”余好好充当林聪的翻译。
  “米粉?”林北好奇说。
  “别问我米粉是啥,我没见过。”余好好说。
  “我们到老邮局吃鸡汤。”老邮局在百货大楼后面的全益路上,林北骑车带他们到那里。
  到了全益路,林北一眼就看到了菌菇鸡汤馆。
  和以前一样,母子俩先进去,林北找地方停车。
  林北停好了车,走进饭店,视线扫视店里,找母子俩在哪里,林北的瞳孔震荡,刘雪怎么和席年年坐在一张桌子吃饭,同时,还有他们这栋职工楼的两名老师也在。
  余好好站起来朝林北招手,林北收回视线走过去。
  “你也看到刘教授了,我们要过去跟她们打招呼吗?”余好好把林聪抱到地上。
  “如果刘教授和她家人一起吃饭,我们应该过去跟他们打招呼,但是人家和朋友一起吃饭,我们过去跟她打招呼就不适合了。”林北把聪聪抱到他这里,把他放到加高的椅子上。
  余好好坐下来,环顾四周:“这么晚了,这家店里还这么多人,他们家生意怪红火的。”
  余好好眼睛突然钉在一个地方,她推林北胳膊:“你看西南角坐的是不是王晓冬?旁边应该是他父母吧。”
  林北朝那个方向望去,王晓冬正好朝这边看,他站起来朝林北招手。
  林北和余好好正准备带着孩子过去和王晓冬以及他的父母打招呼,王晓冬站起来朝这里走来。
  王晓冬把椅子往后面拉了拉,坐了下来,余光瞥他爸妈那里说:“幸好你们来了,要不然我还脱不了身。”
  林北想到了钱吉祥,脱口而出:“你爸妈押着你相亲?”
  提到相亲,王晓冬面上有些发热,他给自己倒一杯水喝,压下热意说:“我爸妈让我认一个干爹干妈。”
  一家三口齐齐看他,王晓冬放下水杯,没有骨头似的瘫在桌子上,他爸前不久给他请了一尊貔貅给他挡厄运,谁知道半路被人截走了,大师说了一大堆话,反正就是他的运势更加坏了,让他爸给他找一对镇的住厄运的夫妻当干爹干妈。
  他跟爸妈说大师是骗子,可是他爸妈把大师当成了救命稻草,根本就听不进去他说的话。
  王晓冬撩起眼皮,抬手蹭林聪的脸:“耳总,我给你当师父成吗?”
  林北和余好好对视,刚刚不是说干爹干妈吗?怎么能扯到师父上了呢?
  “你会啥?”林聪抓住王晓冬的手指头。
  “我爸是研究所科长,我妈是市民艺术夜校副校长,不管你想学天文地理还是古筝琵琶钢琴小提琴,他们都能教你。”说起他爸妈,王晓冬老骄傲了。
  林聪的小脑袋都听晕了。
  王晓冬捏了捏林聪的小脸蛋,出溜一下离开座位,找他爸妈商量这件事。俗活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他这是真爸,干爹能和真爸比?
  王晓冬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给林北和余好好整懵了。
  王晓冬跟他爸妈没说两句,一个穿斜襟长衫的男人出现,他爸妈拉着王晓冬跟他握手。
  王晓冬那边有事,余好好和林北就没有过去跟他爸妈打招呼。
  没过多久,他们点的菌菇鸡汤被端上来了。
  菌菇鸡汤用铜炉装的,下面烧了碳。余好好把漏勺递给林北,林北拿漏勺盛鸡块放林聪碗里:“你吹二十下才可以吃。”
  林聪抱着碗呼呼吹,林北给自己盛鸡块。
  他咬了一口肉,味道出乎了他的意料,肉即鲜又嫩,不知道是不是和里面的菌菇有关。
  第143章 143
  这会儿小家伙吃上肉了。
  淮市菜重盐重辣椒, 酱油必不可少,小家伙头一回吃只放了少许盐和姜块、菌菇调味的菜,立刻被它鲜美的口感折服, 像小松鼠一样腮帮鼓鼓的吃肉。
  小孩双手护着肉, 碗是空的。林北放下筷子, 给他往上卷了卷袖子,往他碗里添了一块肉。
  “谢谢爸爸。”林聪脸上全是喜悦。
  林北捞到了内脏, 他们一家三口都爱吃, 林北半点也不愧疚把内脏给了余好好, 还说:“不用谢。”
  鸡肝、鸡肫、打结的鸡肠全在自己碗里,铜锅挡着, 小孩看不见, 余好好低头吃了起来,隔着铜锅、烟雾听父子俩说话。
  肉吃完了, 一家三口喝了一碗汤,林北往锅里放泡软的米线和菜。
  服务员上菜的时候说米线煮三五分钟就可以吃了, 碗筷放到一旁, 一家三口眼睛一眨不眨盯着锅。
  时间到了,夫妻俩迫不及待拿筷子和碗捞米线。
  米线不是很白,也不是黏糊糊的, 是那种爽口滑嫩的口感,余好好、林聪好奇的尝了一口,就爱上了吃米线。
  菜没了,一家三口也饱了。
  这时候店里的人不是很多了, 王晓冬那桌已经没人了, 林北把林聪抱到地上,夫妻俩牵着他到前台结账。
  这一块区域的负责人从两个桌子之间走, 朝一家三口招手:“你们是6号桌的吧,有人给6号桌结了账。”
  王晓冬的名字从林北脑中闪过,应该不是王晓冬替他们结的账,应该是他父母。
  林北跟负责人道谢,抱着聪聪往外走,对身边的余好好说了自己的猜测,又说:“当初我和林玉顺送王晓冬到医院,等王晓冬从首都回来,他父亲打算请我吃饭,我去了外地,等我回来了,他父亲去了外地,各种阴差阳错,这顿饭没吃成。我猜是这个原因,他父母给咱们结了账。”
  “难怪……”烤板栗的香味扑鼻而来,余好好忘了说话,寻着香味到了巷子口。
  路灯下,巷子口放了一个空的铁皮油桶,油桶里烧着木头,上面放了一口大铁锅,一个光着膀子,右胳膊上刺满了刺青的汉子挥舞着铲子哗啦啦、飞快地翻炒黑色碎石头,一个个圆滚滚的板栗就埋在里面。
  铲子翻起落下间,板栗爆开了,发出清脆好听的声音,板栗的香味更加浓郁了。
  汉子拿起了两块布,把叠好的布搭在铁锅两端,隔着布端起了铁锅,将铁锅里的东西倒入筛漏子里,把铁锅放到一旁,端起筛漏子左右摇晃,碎石头哗啦啦落到簸箕里,只剩下板栗。
  一个长得秀气的姑娘从汉子手里接过筛漏子,到边上卖板栗,汉子把碎石头重新倒进锅里,从身后的化肥口袋里舀生板栗。
  新一锅板栗炒了起来,上一锅的板栗被姑娘卖了一大半。
  林北抱着林聪走到余好好身边,出门急忘了带钱的余好好从林北兜里掏出一枚有分量的硬币,她定眼一看,是一块钱。
  “我去买板栗,你俩在这里等我。”余好好跑过去排队。
  夜空中一颗忽闪忽闪的星星夺去了林聪的注意力:“爸爸,星星。”
  林北收回落在余好好身上的视线,抬头,黑布隆冬的天上有一点光:“那是飞机身上的灯。”
  “哦。”林聪。
  这么敷衍他,摆明了不相信他说的话。林北看了一圈,抱着他走到路灯下,把他举起来,要求他记下现在路灯的大小,接着把他放到地上,要求他蹲下来观察路灯,自己也蹲下来看路灯:“你也看到了路灯变小了。那是不是就说明你站在地面上,飞机在几万米的高空上飞行,飞机上的照明灯离我们那么远,它是不是有可能变小,变成一点光?”
  “爸爸,路灯没变小。”林聪朝爸爸笑。
  林北:“……”
  你咋就不能像刚刚那样敷衍一下你的老父亲!
  巷子旁开了一家烟酒店,席年年和刘雪在里面买烟。刘雪抵触女性吸烟,席年年带她进烟酒店买烟,刘雪脸上的笑容淡了,立刻表现出疏远。席年年只抽万宝路,这烟够劲,她让老板给她拿两包万宝路,当即拆了一包,手里夹着一根烟,趴在柜台上擦火柴点烟,火柴照亮了她眼里的酸涩苦笑,席年年摇灭火柴,斜靠在柜台上抽一口烟,纤细葱白的手指弹了弹烟灰,艳丽的红唇轻启,似喃似呓说:
  “这世界上的规则是他们男人制定的,改革开放遍地是金,我们女人想要淘金,必须按照他们的规则办事。
  尽管我是一个人,我依然渴望改变这种现状,女人创业,不想抽烟可以拒绝抽,不想喝酒可以拒绝喝。
  我坚信一把火是微弱的,一堆火能照亮半个夜空,我希望有一天看到千千万万个女人走出家庭拼事业,在社会中站得一席之地,那时我们女人可以参加制定这个世界的规则。”
  女孩干干净净,本该找一个疼她爱她的男人结婚,却为了自己的信仰踏进了泥潭。刘雪的脸顿时烧了起来,张了张嘴,却不知道怎么跟女孩解释她吃饭的时候为什么提股东权利。
  女孩办厂是希望站到一定的高度,为全国女性说话,厂子在女孩手里一定蒸蒸日上,她不懂管理,还要权利,净给女孩扯后腿。
  刘雪心中有愧,不敢看女孩,她的视线四处飘,意外瞥见一个小孩笑着奔向一个男人,扑到男人膝上,仰头看头顶的路灯,男人抬头的一瞬间,刘雪认出了男人,林北。
  “他是林北,他跟我说我们股东有权利参与决策。”刘雪也没说错,林北让她查这些,她离开了职工宿舍,遇到了陆老,向他请教了这个问题,陆老说厂子要定期举办股东大会,股东有权查账,有权参加重大决策,有权给厂子提意见。1
  席年年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到了一对父子在路灯下看路灯,她吐出一口烟雾,轻笑道:“我走出了家庭,假如我成功了,鼓励了千千万万的女人走出家庭,谁伺候他们,当我们女人有了底气,不听他们男人话怎么办?”
  刘雪想到了她家男人,无论她说什么,他都用教导的口吻反驳她,态度十分坚决不允许她和席年年来往,原来他和林北一样担心没人伺候他,担心自己有一天拒绝接受他的反驳。
  不知道处于什么心理,刘雪玩笑似的说:“他和黄益民、桑超英合伙开了礼品店,黄益民你应该听说过,他爸是黄邯迁,桑超英爸叫桑梁生,是咱们铁路局三把手,他姑叫桑瑛,是铁路工会的副主席。
  仅黄邯迁和桑梁生的独子跑去当个体户,就够惹眼的了,加上他们中秋节卖礼盒卖的那么火爆,他们的礼品店更加惹眼了。不光我们家老冯私底下和同事谈他们,连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也在谈他们,我听我们家老冯说江安区的税务局也关注他们呢,老冯还和他们打了赌,就赌他们八四年一月份到税务局报税,他们交多少税。”
  “他们赚的很多?”席年年眯着眼抽烟,掩饰眼中的精光。
  “反正不会比中型工厂一个季度赚的少。”她还记得冯科开心的给她比划一个三,就好像这钱有冯科的份一样,听到这个数,刘雪心里隐隐不舒服,当时她还不明白,现在她明白了,当时林北找冯科办小作坊许可证,冯科给他开了后门,现在席年年办厂,又不要他做什么,他激烈反对,这不就是他和他们男人一伙,拼命打压女性崛起吗?
  刘雪跟席年年描述冯科当时多替三人高兴,抱怨道:“任谁听到这个数字都会不相信,我就提出疑问,说一个小小的礼品店怎么和占地几百亩的厂子比,他倒好,笑着说我该醒了,睁开眼睛看看我们的国家,暗讽我眼界低。”
  “他们男人真团结。”席年年感慨道。
  刘雪听出了她声音里藏着的羡慕和对现实的无奈,心里特别不是滋味,说:“我们这些教授吃饭有饭票,学校定期给我们发生活用品,钱握在手里花不出去,就把钱存银(行)里,你别看四五十岁的教授穿着朴素,生活的俭朴,他们存折上的钱可不少。
  我帮你团结女性教授,咱们一起投钱给你建厂,你把厂房建起来,把厂房办成淮市第一大厂,就算你不给我们分红,我们也高兴。”
  “谢谢,姐。”席年年眼里闪着水花,笑容很灿烂,很干净。
  刘雪看的心酸,上前抱住了她,她才二十岁啊,还那么年轻,怎能让她一个人背负这么重的责任前行呢。
  席年年靠在刘雪怀里目光闪闪盯着那对父子,一个女人拿着一包板栗走向那对父子,掏一个板栗递给小孩,一家三口很快走出了她的视线。
  林北送母子俩到宿舍楼下,二楼的灯亮了,一大一小趴在窗台上朝他挥手,林北高高抬起胳膊用力挥手,笑着骑车离开。
  回到店里,林北洗漱好,打手电筒查看库房的门窗,确定没人动过,他吹掉撒在锁头上的铅笔灰,打开锁,推开门躺床上睡觉。
  脑袋里一会儿闪过徐要要和黄益民母亲在一起的画面,一会儿闪过张清悦和关怀仁在一起的画面,一会儿闪过席年年和刘雪在一起的画面。
  最后,林北在火车驶过的声音中睡着了。
  第二天,林北起晚了。
  他去吃饭,注意到饭摊上坐满了学生,他们穿着统一的校服,跟他订的校服是一个款式。
  早餐摊排起了长队,就殷二新的饭摊人少一些,可能因为殷二新早晨不卖包子、油条,只卖阳春面,大家嫌弃下面条慢,不愿意等,就不到殷二新的饭摊吃饭。
  林北让殷二新给他下一碗四两的阳春面。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