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桔文屋>书库>其他类型>燃骨> 第55章

第55章

  他掐头去尾地说了自己被刺杀落难,隐去了巨鼎、李小灯之事,最后表达目前中毒,虽然暂时压制,但需要贺子闲请军医诊治并护送回宫。
  贺子闲自然应下。饭后那军医便到了主帅帐中。
  谢燃一看,这军医竟然还是个熟人,是之前宫中的老御医,姓易。
  易老太医于先皇庆利帝时便在宫里,从前还常去定军侯府给谢燃的母亲镇国长公主诊平安脉。
  老太医自然也认得赵浔,先是暗暗吃了一惊,又长又白的胡须颤了颤,却也没太大惊小怪,而是照常为赵浔诊脉。
  他诊着诊着,眉心微蹙。赵浔还未说什么,贺子闲已道:“易太医,陛下身体可有碍?”
  老太医忙道:“无大碍,幸得有人在初中毒时,便压住毒性。老朽明日配几幅药,陛下连续服用,不要劳累,应可痊愈。”
  易太医说完便出了帐,贺子闲擅长察言观色,记得刚才老大夫皱眉神情,担心他有话没有出口。
  他借口分配亲卫煎药,也出了帐,叫住老人,问道:“易老刚才何故皱眉?可是陛下身体有恙?”
  贺子闲神态略沉:“请您据实以告。现下……江山社稷都系在他身上了,不能出事。”
  “您误会了,”易太医摇头道:“那毒的确没大碍,因为中毒时便有人用正确手法为他压着,只要能短期内彻底拔除便可解毒——这点不难,我们这儿和宫里都行。难的是最初的处理。”
  贺子闲便问:“是开始没处理好?”
  “不,是处理的太好了,”老太医道:“若非如此,陛下不可能没事人似的自己走到军营。”
  “那您为何皱眉?”
  易太医面露犹豫,过了一会,才缓缓道:“那只是因为这压制的手法有些熟悉,我从前只教给过一个人,一时有些……奇怪。”
  不知为何,贺子闲只觉心头一跳,追问道:“是什么人?您的弟子?”
  易太医神色隐晦:“不是什么弟子,这毒少见,我也是十几年前闲来研究,顺便教了常来往府邸里一位颇爱医理的……公子。但他已过世。”
  鬼使神差的,贺子闲脱口问道:“哪位公子?十几年前……那年岁应当与我相仿。”
  他突然一顿,问道:“是谢侯吗?”
  第35章 睡我
  贺子闲回到帐中时,赵浔已用完膳了。只是贺帅留意到了一个奇怪的细节。
  在陛下的碗边,还有一只碗,也不知是盛给谁吃的。
  他眉心一跳,没来由的便想到赵浔刚才拉着身后“侍卫”的袖子悄声说话的样子。
  贺子闲没说什么,只是和赵浔又说了太医诊断结果。因毒拔除前不宜奔波,便商定让赵浔先在军中住上几日,贺子闲再派人护送回宫。
  当晚,赵浔和谢燃二人便宿在空账中,虽说军队简朴,但毕竟只是驻扎守边,不是真的行军打仗,因此条件并不算太差,帐篷中有灯火暖炉,还有简单的书架茶案,天窗通风。空间也并不小,也分为简易的堂屋、卧房。
  原本军中营帐并不算紧缺,贺子闲打算让赵浔独住,并派几名亲卫侍候起居。没想到陛下却拒绝了。
  赵浔牵着谢燃的袖子,对着贺子闲笑道:“贺卿有所不知,我这侍卫与众不同,我一夜不见他便睡不好觉,是需和他宿在一处的。我们二人一处营帐即可,至于亲卫服侍,更是不必劳烦。”
  贺子闲:“……”
  谢燃:“……”
  他忽然意识到,从前他活着做帝师时,赵浔或许还是有所收敛的。毕竟那时候赵浔顾及声名,不会将话说的如此露骨肉麻。
  然后,谢燃便反应过来,原来这位陛下当时在维护的不是皇帝自己的名声,而恐怕是谢侯的名声。
  于是,他渐渐又想起了一些往事,一些他生前不怎么愿意去回想的事。
  *
  那也是在他死前的最后几年。
  赵浔有段时间真是疯的可以,御书房里、寝宫里,彻夜燃烛,宫人静如寒蝉,因为帝与师常于深夜仍有争执。
  只是渐渐的,那争吵声便歇了,而停了一会儿,又化作了别的声音。
  摇曳的烛光应在晃动的纱帘上,化作一片透明的阴影,伴着内里忽急忽徐的喘息声,不断规律地摇曳着……
  那晃动骤然一停,帐内似有人低哑的喘息了一声,然后那纱帘忽然被狠狠地扯动了,像是帐内人不堪忍受而胡乱地下意识拉扯。
  一只筋骨分明、修长如玉的手从帘中探出,攥住了纱帘。
  这只手很漂亮,应当煮酒烹茶、执剑下棋的那种漂亮,此刻却像不堪折磨般抓着纱帘。
  直到帐内的另一人也将手背伏于其上,与他十指相扣。
  他身上的人靠在他颈畔,轻轻道:“……老师,放松些,别收这么紧,让朕敬您侍您。”
  此人这样说完,忽然纱帘一晃,他身下人细碎低沉的喘息声难以遏制地提高了,同时那只漂亮的手猛然一挣,挣脱了钳制,撞到了案上的烛台。
  烛台铁质,翻落在地,发出一阵沉闷的响声,火油也浇在地上,顺着地毯燃了起来。
  殿外侍候的宫女,听到响动,不及多想,立刻跑了进来,急忙灭火。
  但她进来后,才意识到自己犯了多大的错误。
  年轻的帝王披着寝衣,居高临下地望着她。手上提着一柄长剑。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