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一开始对于周王的处置,满朝文武本来没有多大分歧。
  可是其中说着说着,武将和文臣之间弄出了摩擦,双方开始站队争吵,到了后来武将这边想杀、文臣那边想保一下。
  大殿内双方吵得脸红脖子粗,口沫横飞,武将的嗓门虽然大,但是文臣那边气势也不弱。
  霍瑾瑜坐在上面,看着下面的动静,一开始面无表情,到了后面,似乎看出兴味,倚靠在龙椅上,单手支颐,唇角还带着若有似无的笑。
  这让殿中保持中立的朝臣心头有些发麻。
  宋致站在前列,看着与武将吵上头的同僚叹气。
  这群人是不是以为自己有理有据?
  他们难道忘了周王的身份是藩王,而且周王还差点将南宁侯弄死,陛下怎么会放过他。
  宋致微微抬头,瞅了一眼霍瑾瑜,只觉得陛下这笑越发渗人。
  等到朝会快结束时,吵上头的朝臣察觉不对劲,接连噤声。
  刑部尚书道:“陛下,周王确实十恶不赦,但是为了彰显天恩,也为了辽王、肃王他们着想,周王不能杀。”
  其他文臣点了点头,他们不是要放过周王,而是对方现下身份特殊,谁让他幸运成了内陆民间的最后一个异姓藩王。
  兴华伯抱拳出列:“陛下,天下谁不知道南宁侯是国舅,并且深受您信任,周王对南宁侯出手,除了过往的那点私怨,就是要对您出手!臣觉得应该将其斩杀。”
  霍瑾瑜抬了抬手,兴华伯、刑部尚书见状,退身回到队列。
  霍瑾瑜俯瞰众人,淡淡道:“众卿的建议朕已知晓,周王、和王所犯之事等宗人府、大理寺查清之后,自会按照依法实行。”
  众人:……
  所以他们刚才吵得那么上头,只是为了给陛下看戏?陛下这是在混稀泥,还是现下主意已定?
  九月初,关于和王、周王的处置终于出来,周王斩立决,所有家眷贬为庶人流放临安府,和王则是被贬为庶人,囚禁宗人府,也是宗人府建立以来,第一个被关押的被废藩王。
  至于和王的家眷,和王都成庶民了,他们自然也是,不过已经入燕都太学学习的人,允许其继续上学,直至毕业。
  和王的小儿子苗信随都已经收拾好行礼,甚至这两天还去揍了两个死对头,以后离开就报不了仇了。
  谁知道他居然不用走了。
  苗信随:……
  早知道他就不去揍人。
  和王的王妃接到旨意后,向霍瑾瑜上了一封谢恩的折子。
  没什么可怨的,自家男人不争气,在京城都不安生,还能怎么办,比起周王他们不用被流放,已经好太多了,而且听说苗信随他们在太学也不是无所事事,一直在努力学习,若是有所成就,未来说不定也能翻身。
  初七的时候,霍瑾瑜带着群臣又去了太学,鼓励了太学的学子,碰巧遇到苗信随,霍瑾瑜也鼓励他努力上进,未来靠自己闯出一条路。
  十四五岁的少年红着眼,“陛下不讨厌我?”
  因为他爹的德性,即使他爹没出事之前,在太学也有不少人贬低他们和王府的人。现下他爹贬为庶人关入宗人府,他这两日在太学,觉得更加不自在。
  霍瑾瑜:“不讨厌,聪明有天赋的孩子总是让人喜欢的,朕对你们做的大孔明灯印象深刻,期待你们能做出更好,若是遇到困难,不要怕,和夫子他们说一声,他们会帮你的。”
  苗信随眼眶更红了,声音带着些许哽咽和沙哑,“多谢陛下鼓励,我一定不负陛下的期待。”
  霍瑾瑜含笑点头,目光落到周围的其他学生身上,“朕让大家来太学上学,是让你们学有所成,对国家、对百姓有所建树,不是让你们换个地方为非作歹的,尔等可知晓?”
  跟在她身旁的太学学子们连忙揖礼:“听清楚了,请陛下放心。”
  一些人余光瞥了瞥苗信随,嘴角耷拉着。
  陛下这话明面上是对他们说的,实际上就是为了给苗信随撑腰。
  等到霍瑾瑜带着群臣离开,留下的学生们看到帝王的仪仗没影了,才敢出声。
  ……
  “果然比不了,有人老子都成庶人了,还能有陛下撑腰。”
  “我看和王府的其他人都要好好谢谢苗信随,陛下明明是看在他的面子上放过其他人了。”
  “呵……想多了,陛下宽仁,不过怜惜和王府的孩子,是不是啊,苗信随——”
  苗信随面无表情道:“随你们怎么说,是陛下允许我在太学继续待着,你们羡慕也没有那个福气。”
  其他人被这话直接气笑了。
  “苗信随,虽说你现下有陛下罩着,陛下也是看重你的才能,但是你现在是庶人,以后和我等不是一路人了。”
  “对对对,再说你折腾的那些玩意,我看简单的很,等到太学其他人弄出更好的东西,陛下就不喜欢你了。”
  “好了,好了,他现在也是可怜,你们别过分了,大家说不定以后过得不如他呢。”
  太学都是宗藩子弟,陛下对待宗室的态度现下已经差不多明了,是眼里容不得沙子,不喜欢养废人,谁也不清楚什么时候自家王府也像和王这样塌了。
  毕竟他们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魏冰,有你这样诅咒自己的吗?什么叫不如他,我自认天赋也不比他苗信随低,未来他能留在太学,我自然也能,你嘛?确实要头疼。肃王自己的屁股都擦不干净,你肯定是头疼的。”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