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桔文屋>书库>其他类型>公主的野望> 公主的野望 第82节

公主的野望 第82节

  “……你一个弱女子,在外用钱的地方多着。”江无源轻轻一投,荷包准确地落入冯知意怀中,“拿着吧。”
  冯知意掂了掂荷包的重量,意味深长地看着江无源。
  “傻子,这是你攒下的所有家当吧?”
  江无源沉默不语。
  “怎么着,虽然不愿娶我,但还是想与我来场露水姻缘?”冯知意讽刺道。
  江无源的眼神在一瞬间变得严肃而凌厉,犹如两把锋利的剑,直直地射向冯知意。
  “你可以作践我,但不必作践你自己。”他说。
  冯知意脸上原本那带着几分轻佻与嘲讽的笑容,在一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清白在骨,不在皮肉。何况,如果硬要追究,我也不是什么清白的人。”江无源说,“别的我也帮不了你,只有这个。”
  他再次毫不犹豫地将那沉甸甸、鼓囊囊的荷包,轻轻地放进了冯知意的手中。
  冯知意脸上神色几变,最后化为一抹无懈可击的调笑。
  “好罢,既然你这么说,我就收下了。”她说,“你要庆幸我已不在青楼了,否则,就你这种傻子,我非骗你个倾家荡产不可。”
  “不过,”她若有所思地看着手中分量惊人的荷包,“这也差不了多少了。”
  江无源看着冯知意骑上马,头也不回地出了青州城后,依然在城门口停留了一会,然后才驾车往回走。
  途径一个拄着稻草棒、售卖糖葫芦的老人时,他停下了马车,买了一串红彤彤、晶莹剔透的糖葫芦。然而,等他回过神来,却又不知道这串糖葫芦该送给谁。他就这样茫茫然地伫立在街头,四处张望着。终于,他看见了一个年纪约莫六七岁的小女孩,正蹦蹦跳跳地走过来。可还没等他走近,那小女孩一看到他脸上的面具,便被吓得“哇”地一声哭了出来,然后转身跑走了。
  他呆立了一会,回到马车边,将糖葫芦喂给马吃了。
  ……
  冯知意走了。
  她走了之后,姬萦才发现她将半生积攒下来的金银首饰都留在了西院的厢房里。她临行时背的那个小小背囊,里面装的或许是换洗衣物,也或许只有她的自尊。
  每当想到在这广袤的天底下,还不知道存在着多少个如同冯知意这般身世坎坷、命运多舛的女子,姬萦便深深地觉得自己的羽翼还不够修长,还不够丰满强壮,以至于根本无法为天下所有的人遮风挡雨。
  在此之前,她想的只是尽力掌握自己的人生罢了。
  可逐渐的,越来越多人的命运与她纠缠到了一起,她无法视而不管。
  她需要更多的人才和兵马,才能获得更多的权力、地位和名声。
  姬萦比之前更热衷于结识权贵。虽然那些权贵还在观察她这个挂名太守的含金量,但她已与全城的权贵夫人都有了交际,她身为女子,却有官职,还是修道之人,一时间,青州城内的贵妇都已与她交好为荣。
  枕边风谁都知道厉害,可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利用枕边风的渠道。
  姬萦庆幸自己是个女人。
  云天当铺在青州城的分店很快开业了,面向军队发售的活票一经推出便被哄抢一空,也不枉姬萦为此频繁出入各个高门大院,又时常为云天当铺在各种公共场合背书。
  为了买到高回报的活票,参军人数急剧上升,但离宰相要求的人数还有不小的差距。
  在数不清的杯觥交错中,姬萦卧室里的冰桶渐渐闲置了,青州城内飘散着桂花的香气。
  进入十月后,姬萦在城门外修建的诸多防事渐渐完工,眼看着稻子逐渐金黄,她派出青隽军帮忙,城外的稻田熟一片立马收割一片,绝不让成熟的稻子在外多过一夜。
  这样一来,比往常更早地,青州城内的粮库便堆满了金黄的稻子。
  一直到十万大山里的山民们如同往年一般,带着各种各样的山货下山来进行交易时,他们才恍然发觉事情有些不对劲。
  “今年你怎么来得这么迟?我家的狐皮都快堆成山了!”一位山民满脸焦急地说道。
  “就是!就是!”其他山民也纷纷附和着,情绪激动。
  “快点报上今年的粮价,我家的米缸都要见底了!”
  “你今日别回去了,山里的大家都要找你买粮食,你登记完怕要到明日一早去了!”
  几个晒得黝黑的山民好不容易逮着庞波出城的机会,将其围住说个不停。
  庞波一脸头大的表情,好不容易叫停七嘴八舌的山民,说道:“今年官府下了禁令,要为对敌三蛮储粮,今秋的收成早就收回官库里去了,能卖给你们的,一颗都没有!”
  山民们闻言脸色大变:“那我们怎么办?”
  “我哪里知道你们该怎么办?你们自己去珍州那边看看情况吧。”庞波一边说着,一边抬脚就要离开,却又再次被山民们给拦了下来。
  “你这个人也太不地道了!”山民们愤怒地吼道,“要是能够早些告诉我们实情,我们也还来得及想办法应对。就为了等你带来粮食的消息,家家户户都已经把存米给吃光了。现在让我们翻越大山去珍州买粮食回来,等我们回来,家里人恐怕早就饿死了!”
  “那我就管不着了。”庞波满不在乎地说道。
  山里人紧紧地拦着庞波,坚决不让他离开。就在僵持不下的时候,恰好有一队官兵路过。庞波见状,立即扯开嗓子拼命大叫起来:“官差大人,官差大人,救命啊!”
  山民们心有不甘但只能一哄而散,密林就像他们忠诚的朋友,转瞬便隐藏了他们的身影。
  官差们救下庞波,将其带回青州城。
  “大人,小的已按您的吩咐办了。”庞波跳下马后,朝为首的一名官差恭敬拱手。
  那人赫然是女扮男装的姬萦。
  她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轻轻摆了摆手,示意他去一旁领取赏赐。
  饵已放下,该是收线的时候了。
  第62章 第71、72章
  “孔老!我们回去把各家的存粮都点了一下,最少的明天就没了,最多的,也只够三口之家再吃半月。”
  “要知道,除了青州城之外,距离咱们这儿最近的地方那就是珍州了。但是咱们从这十里大山出发前往珍州,就算是跑得最快的人,那也至少需要十天的时间啊!而且这还没算上中间调度粮食所需要耗费的时间呢,这可如何是好啊?”
  十里大山深处的一座与世隔绝村落,一群肤色黝黑的山民将一名老者围了个严严实实。
  老者须发凌乱,满身酒气,一头干枯的长发说不清是白中夹黑还是黑中夹白,他闭眼躺在一张竹编摇椅上,双手宁静地覆在一件洗得发白,已经看不出原本颜色的衣衫上,任四周的山民急得七嘴八舌,也不动如山。
  “孔老,你是孔子后人,是我们之中最有文化,最聪明的人,和我们这些粗人不一样。这村子里的小孩子,十个里头有九个的名字都是您给取的呀!您可千万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我们大家伙都活活饿死啊!”
  距离摇椅最近的一个身材健壮、孔武有力的青年听到这番话,脸上顿时露出了不乐意的神情。
  “你说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难道我爷爷有办法的话还会藏着掖着不说出来吗?你又不是不清楚我们家的实际状况,我家的米缸可比你的还要干净得多呢!”
  “我也并不是那个意思,我当然心里清楚,孔老绝对不是那样的人……”被责骂的山民一脸讪讪的笑容,赶忙解释道,“只是孔老啊,您赶快帮我们想想办法吧,家里的米缸都空了,没有粮食,大家晚上都愁得睡不着觉啊!”
  “是啊!求求您了,孔老!”山民们齐声哀求道。
  在一声声哀求下,老人终于睁开了双眼。
  他叹了口气,幽幽道:“让我想法子,我又有什么法子呢?”
  先前说话的健壮青年名叫孔会,与老者是爷孙关系。因为天生健壮,是村子里唯一能打虎的能手,颇有些唯我独尊的傲气,他梗着脖子,露出发狠的神情,大声道:
  “要我说啊,既然他们不肯卖粮给我们,那咱们干脆就直接去抢!咱们大伙可都是在这山里行猎的一把好手,那些只知道吃喝玩乐的酒囊饭袋们,又能把咱们怎么样?”
  他的话音还未完全落下,脑袋上就被老者手中那根结实的榉木拐杖狠狠地敲了一个爆栗。
  “抢抢抢!我早就跟你说过了,别总是逞强去当什么英雄好汉!你不过就是打了几只老虎而已,难道就真的不知天高地厚,以为这世上就没有人能够治得了你了吗!”
  孔会龇牙咧嘴,捂着头顶敢怒不敢言。
  “我还是那句话,和官府作对是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既然在青州没办法换到粮食,那咱们就老老实实地去珍州换粮吧。这山上有野兽的肉,还有野菜,咱们先凑合着过一段时间。”孔瑛一边说着,一边缓缓地从摇椅上站起身来,同时拂开了孔会想要搀扶他的手,艰难地站直了身体,脚下一个不稳,险些踢倒了旁边的一尊空空的酒坛子。
  “这些年官府式微,但你们别觉得,官府里面就没有厉害人了。不管是官府,还是三蛮,我们都不能小看。咱们是什么人?咱们只不过是天底下最微不足道、最不值钱的草民罢了。千万别为了那三瓜两枣,就把自己的身家性命给搭进去了。”
  孔瑛摆了摆手,将两只手背在身后,迈着一高一低、略显蹒跚的步伐,缓缓地走进了那低矮简陋的茅房。
  众人面面相觑,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而孔会则依然捂着被敲疼的脑袋,一脸的不服气。
  当夜,村里人再次围聚在篝火旁边。大家提起各自家里所剩不多的余粮便焦眉苦脸,孔会再次捏紧拳头,提议道:“难道大家真得吃一个冬天的野菜?你们忍得了,我可忍不了!”
  “而且这野菜也就只能吃上一阵子,等到下雪的时候,哪里还有野菜可以挖,哪里还有野兽可以打来吃啊?现在才开始储存肉类,也已经来不及了啊!”人群中有人附和着孔会说道。
  “咱们都是有手有脚的人,难道就要这样眼睁睁地饿死在这大山里头不成?今天下山的时候我已经仔细观察过了,城外有一片稻田里的稻子刚刚收割完毕,还没来得及运进城里去,现在就晾在那田地里呢——我打算趁着今晚夜色的掩护去把它们抢回来,有谁愿意跟我一起去的?”
  没过多久,就有七八名身强体壮的青壮年纷纷出声附和,表示愿意响应孔会的提议。
  “那孔老那边该怎么办呢?要是被他知道了,可不好交代啊。”有人担忧地问道。
  “我爷最讨厌的就是动刀动枪,逞英雄的事情!那老头子年纪大了,变得畏首畏尾的,做什么事情都胆小怕事!”孔会不以为意道,“我们自己干自己的,千万别告诉他!”
  说干就干,孔会此时热血沸腾,豪情万丈,命令这几个人赶紧回去拿上趁手的武器,趁着夜色的掩护,悄悄地摸下了山。
  初时,几人还十分紧张,哪怕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孔会,由于是第一次干这活计,也是心里没底。然而,上天似乎是在眷顾着他们,摸着晦暗的夜色下了山,到了白天看见晾晒新谷的地方,那些收割不久的稻米果然还静静地躺在原地。
  “快快快,赶紧把车拉出来!”孔会着急地招呼着身边的众人。
  八个身强力壮的青壮年手忙脚乱、七手八脚地将地上晾晒着的稻米一把一把地抱到车上。无奈车子太小,而粮食又太多,为了能够多带走一些粮食,那些不用拉车的人甚至连双手都捧得满满当当的,再也放不下一粒米。
  孔会心中仍然保持着几分警惕,车子一装满粮食,他便立刻催促着众人赶紧往回撤。众人争分夺秒地重新潜入了山林之中,直到这时,孔会悬着的一颗心才算是彻底地落了下来。
  “这也不难吗!我早就说过,官府都是些酒足饭桶,不然怎么被三蛮打得满地找牙?!”孔会得意洋洋道。
  “是啊,他们连那些蛮夷都对付不了,哪里还有心思和精力来管咱们的事情呢?”一位年轻的小伙子随声附和道。
  这一行人带着满满的一车粮食,兴高采烈、欢天喜地地返回了他们所在的村落。
  孔会再三叮嘱他们,要把此事对孔瑛保密。
  “今天咱们只带了一辆小车过来,所以装的粮食不算多。我看他们篱笆里面晾晒的粮食还要更多呢,那篱笆轻轻一冲就倒了,明天晚上我再带着你们过来,你们各自把家里最大的家伙什都带上,用来装粮食。”
  有那警惕一些的,犹疑道:“可我看他们城外多了一排不知道是什么的小房子,不会是有诈吧?”
  “能有什么阴谋啊?你难道没听他们说吗,马上就要和三蛮打仗了,这些小房子肯定是修来防御三蛮的!”孔会毫不在意地说道。
  虽然有人还是半信半疑,心里充满了担忧和疑虑。但是粮食确确实实是抢到了,那香喷喷的稻米就明晃晃地堆在车上。在抢粮食的时候觉得收获颇丰,可现在仔细一想,却发现这些粮食着实不够分配,如果就此收手不再去抢,各家的情况依然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变。
  于是众人约定,明日再多叫些人来,下山一次抢个够,免得城里人回过神后,又调转矛头来对付他们。
  “重要的是,一定要瞒着我爷爷,否则,他一定不让我们去。”孔会再次强调。
  众青年都连连点头,答应就此保密。
  一回生二回熟,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孔会第二次带人下山抢粮的时候明显熟练得多了。这次的晾晒场倒是多了几个看守,然而这些看守在孔会他们面前完全不堪一击。那几个身材矮小的官差,一见到孔会他们人多势众、气势汹汹的样子,瞬间就被吓破了胆,双腿一软,噗通一声跪在地上,不停地磕头求饶。
  孔会的目的只是抢夺粮食,并不想伤人害命。看到这些官差胆小如鼠的模样,料想他们也不敢进行阻拦,于是大发慈悲地放了他们一条生路,只是带着抢来的粮食返回了村子。
  这一次参与行动的人众多,抢回来的粮食数量自然也颇为可观。然而,这么大的动静终究是瞒不住的,消息最终还是传到了孔瑛的耳朵当中。
  孔瑛暴跳如雷,只差把那假腿拆下来敲在孔会头上,然而这一次,孔会有了极多的支持者。
  “算了吧,孔老!孔哥儿说的也没错啊,山下的官府都是些窝囊废,他们连蛮夷都打不过,又怎么敢此时再跟我们作对?”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