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桔文屋>书库>历史军事>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 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 第21节

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 第21节

  白行简看起来快要吐血了。
  柳宗元作为在场唯一的厚道人,递给他一杯热茶:“没事的,知退,等大家都忘记这件事,你的生活就会一切恢复正常的。”
  白行简充满殷切地问:“要等多久,大家才能都忘记这件事?”
  柳宗元面露难色。
  他脸上的那种表情,可以称之为,“我知道答案很吓人,但我不忍心欺骗你”。
  “可能,要等到你死吧”,柳宗元最终这么说。
  白行简:“……”
  你鲨了我吧!
  ……
  李渊将那本《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塞进衣服中,准备带走。
  这么好的作品,必须细细欣赏品鉴。
  白行简看到这一幕,心中一时忘记了悲恸。
  不管怎么说,他的作品被高祖陛下收藏了,也算是一种肯定吧。
  君不见那李白谪仙下凡,作品不也没被高祖陛下看上带走?
  看来,他拳打太白,脚踢子美,指日可待!
  旁边的白元刘柳四人:呵。
  咱就是说,人贵有自知之明!
  李渊忽然发现,外头传来了一阵异常喧嚣的动静。
  他身形一晃,立刻将藏书楼被打昏守卫的衣服扒下,自己套上,出去打听情况。
  拦住了一位军民,露出了客套殷勤的笑容:“兄台,这是往何处去?”
  众人:“……”
  如此能屈能伸,不愧是开国之君哈。
  那人领着李渊往外走,一边告诉他:“方才,太傅大人传下命令,要烧毁陆地所有行宫和据点。”
  崖山的陆地行宫前,早就熙熙攘攘,乱成了一团。
  军民们都聚集在此地,等着太傅张世杰发话。
  张世杰身影颀长,佩剑凝立在高岗上。
  他年纪并不算老,却已经两鬓微霜,消瘦的脊梁扛着整个大宋江山的重量。
  他的目光一寸寸扫过面前的人群,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惶惑、动荡、无所适从。
  这是大宋最后的二十万子民。
  这些人当中,有战士,但更多的是家眷,伙夫,普通百姓。
  他们已经四处流浪,在海上漂泊太久了。
  从北到南,从夜尽到天明,不断被元兵追逐打击,失去了最后的栖身之所。
  故土已远,远在梦中,远到永远都无法抵达。
  张世杰目光低垂,看见有一只新来的燕子,飞过了崖山的海水凉波之间。
  等年岁一过,这只燕子便可以翻阅万水千山,重归北方的故地家园。
  然而,等明年春来,今岁的人又身在何处?
  大约早化为崖海上空的一缕孤魂轻烟了罢。
  张世杰年少统兵,几经辗转流落,随老帅吕文德征战。
  后来吕文德病故,他便只身扛起了宋人的大旗,一次次南下,从定海,到福州、泉州、广州,到崖山。
  此刻,他望向远方,已经能望见元人大军包围他们的战舰踪影。
  初从军的那年那月,铁甲刀剑寒光凛冽,也一似今日。
  终于,张世杰拔出剑锋,指向了天际,发出了今日的第一条命令:“烧毁所有陆地建筑,不留寸瓦!”
  军民大震,面面相觑地应下。
  张世杰见到所有人脸上的犹豫、退缩之色,叹了口气。
  他岂能不知,断去一切后路,是一种极端冒险的行为?
  不成功,便成仁。
  可他有别的选择吗?
  也没有。
  眼下,宋军已经没有任何战斗意志可言了,人人都只是在等死而已。在过往的长久岁月里中,他们没有打过一场胜仗。
  在此刻,张世杰问自己,我真的能在此地,带着这样一支队伍,绝地翻盘吗?
  他一转头,便在茫茫人海中,正好对上了左丞相陆秀夫的眼眸。
  那是一双清澈,温和,至为决绝的眼。
  染透江南月,喋落城头血。
  却又如洪钟大吕般震荡人心。
  这一眼,让张世杰知道,在举世咆哮的风浪中,即使所有人都动摇了,至少还有一个人会一直坚定不移,跟他一起并肩作战。
  如果活下来,就杀出一条血路;如果死去,就一同殉国在这片碧海。
  陆秀夫牵着小皇帝,对张世杰笑了一笑。
  这个笑容很浅淡,但带着一种安定人心的奇异力量,让他可以足够坚定不移,做完接下来自己必须要做的事。
  于是,张世杰也回以微微一笑,继续发出他的命令:
  “焚尽宫阙城楼,舟船每十条为一组,以铁索相连,环绕崖山三周,拱卫官家的龙舟于正中。”
  “我亦在此处,血战至死方休。”
  他说这句话的神色无比认真,任谁都能看得出来,他早就将生命置之度外,随时都可以牺牲。
  何惧一死,何惜一战。
  天幕前的观众们看到这一幕,纷纷动容。
  【宋太祖赵匡胤】:真将星也。
  【宋仁宗赵祯】:不知为什么,朕看到张世杰和陆秀夫二人,忽然觉得鼻子酸酸的。
  【宋神宗赵顼】:都是大宋的好孩子,为大宋江山战至最后一息。
  【宋孝宗赵瑗】:可谓国士无双。
  【宋孝宗赵瑗】:和朕的辛幼安一样,都是当世人杰。
  【魏武帝曹操】:辛幼安是谁?
  【宋孝宗赵瑗】:是朕最近捡回家的一个文武兼通、才貌双全、文人里最会打仗、武将中最会写词的绝世天才。
  嚯!
  魏武帝位面,曹操一下来了精神。
  文武兼通,才貌双全,这个描述听起来非常郭嘉荀彧!
  他赶紧问:
  【魏武帝曹操】:你说的辛幼安,和此处场景是什么关系?
  【宋孝宗赵瑗】:没有任何关系。
  【宋孝宗赵瑗】:朕只是单纯想炫耀一下朕有幼安,而你们没有罢了。
  【魏武帝曹操】:???
  李渊:“……”
  好家伙,这个宋孝宗赵瑗真是拉得一手好仇恨。
  此刻,他以优秀的战略眼光看出,崖山这支军队,是一支百败之师。
  毕竟按照天幕中所说,崖山,正是宋军的最后一战,战后直接亡国了。
  倘若之前宋军百战百胜,势如破竹,怎么可能落到如此境地?
  李渊心中庆幸,还好他是打算进来苟的,不是真心想帮助崖山逆天改命的。
  若真要一战,怎么可能成功?
  不过徒增伤心无奈而已。
  张世杰继续发表动员:“我们不必再往别处奔逃了,此战,便是真正的决战,就在此地,就在崖山!”
  崖山前的军民,神情渐渐由疲惫麻木,变得多了一丝波动。
  他们能够一直追随朝廷到这里,都是忠勇不渝的义士。
  可是,一刹那的悲壮赴死容易,长年累月的生死焦灼却很难熬。
  张世杰要做的,就是唤醒他们最后的斗志。
  烈火冲天。
  李渊随着众人向前,往行宫上丢火把,轰隆隆,烧穿了天际。
  张世杰望着炽热的火焰,整个人仿佛也燃成了一把烈火,高声道:“无论如何,此战都将迎来最后的终结。”
  “胜,则大破元军,再开新天;败,则身死国灭,万事皆休!”
  “请众位与我倾力一战,血战到底!”
  这本该是无比壮烈的一幕。
  却因为有一个李渊混在人群里面消极怠工,显得滑稽了起来。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