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桔文屋>书库>历史军事>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 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 第340节

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 第340节

  刘彻一振衣袖,立于台前,风姿卓越,充满了一种睥睨天下、激扬江山的气度。
  他向四周看看,发现了写着“汉”、“刘”的大旗,刚想着这究竟是后世哪个子孙的时代需要做任务,却发现台下一众人赫然穿着匈奴的装扮!
  刘彻一怔,眸中立刻流露出了深深的杀气。
  【作者有话说】
  上回是三朝联军进入安史之乱,这回就来个五胡乱华吧,刘渊、石勒、司马家的一些人就需要各位英杰教他们做人
  第119章
  这一年, 以刘渊为首的一大群匈奴人,先破洛阳,大屠之, 杀尽西晋公卿王侯、田间百姓十余万。
  又入长安焚城,昔日华屋繁舍,皆成累累丘墟。
  刘渊此刻正在大汉故都长安, 进行着登基大典, 当众人坠落在高台上的时候,剧情已经进行到了宣读开国诏书的地方。
  当然, 对于刘渊来说, 这不叫“开国”,叫“继承大汉”, 他自认为就是最为正统的大汉后裔!
  这点也从诏书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刘渊大声念着自己的登基宣言,颇有一番气势:“昔我太祖高皇帝以神武应期,廓开大业……世宗孝武皇帝拓土攘夷,地过唐日……自社稷沦丧,宗庙之不血食四十年于兹矣。今天诱其衷, 悔祸皇汉, 使司马氏父子兄弟迭相残灭……”
  刘彻:“……”
  郑成功:“……”
  一同到达的大汉和大明众人:“……”
  我们经过严格的训练一般不笑,除非实在是忍不住, 哈哈哈哈哈。
  这刘渊一口一个“昔我太祖高皇帝”、“世宗孝武皇帝”, 压根就没把自己当外人呐!
  欺骗人的最高境界,就是连自己都特么跟着信了,看他给各位大汉先祖画像砰砰磕头的样子,是多么的人模狗样啊。
  郑成功不由感叹道:“这一句「世宗皇帝拓土攘夷」堪称千古绝唱, 古来蛮夷入主中原者, 未尝有如此振聋发聩之宣言。”
  “可不是么!”
  刘彻自己都快被气笑了, 尤其是当他发现台下刘渊的一群匈奴人手下,正听得频频点头,深以为然的时候。
  所谓「攘夷」,他到底攘的是哪一家蛮夷呢,不正是眼前的匈奴么!
  然而,刘渊很明显没有「蛮夷竟是我自己」的思想觉悟,慷慨激昂地读完了诏书,一甩袍袖,就准备开始祭天。
  匈奴人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吾皇万岁万万岁!”
  其中还夹杂着不少汉音,那就是诸如清河崔氏等一系列已经投靠了刘渊的汉人家族,正在不遗余力地为新君摇旗呐喊。
  正在此时,一直保护众人的传送光柱终于消失,刘渊和一群下属蓦然抬头,正好在高台上看见了他们的身影。
  死一般的沉寂。
  刘渊难以置信地看着面前的一切。
  一群人浩浩荡荡,加起来好几十号,其中还有身着帝王袍服、炽盛如烈日的,余下人也都手持武器,摆明了来者不善。
  刘渊不愿意承认,自己跟高台上的二位帝王比起来,简直就是萤火与皓月之辉,没有丝毫可比之处,光是往那边一站,就被全方位无死角碾压,低到尘埃里去了。
  他心头充满了震惊与惶恐,随之而来的,却是难以抑制的愤怒。
  不是,这些人怎么敢的啊,他搭建出来的象征着至高无上权柄的神台,自己还没站上去享受呢,就被人捷足登先了。
  “全部拿下,格杀勿论!”
  刘渊厉声呵斥道。
  下方匈奴士兵士兵得令,被坚执锐,盔甲冷锐的寒锋映着日光,若一道翻卷的银浪奔袭而来。
  “我看谁敢!”
  霍去病上前一步,拈弓搭箭,挡在了自家陛下身前,就像以往许多次曾做过的那样。
  众人站在最高处,匈奴兵一时半会难以迫近,又不敢过度破坏刘渊登基的礼具和仪典。
  霍去病修长手指在弓弦上一拨,飞箭向四面射出,若狂风骤雨,壮阔而铿锵地抖起一阵金石之声,此起彼伏之间,便有十余个敌人伏尸倒地。
  “居然在汉国祭天之日过来捣乱,贼子受死!”前将军刘景大怒,仗着自己悍勇,平日打晋军百战百胜,挥舞着长戈就冲了上去。
  “今日我大汉天子在此,尔等窃国蛮子还敢僭称汉帝?”
  霍去病冷笑一声,衣袖微拂,一箭对着刘曜射出,似川上鲸波,追星驰月般飒沓刺天而至。
  刘景冲到半空中,人还在保持着一个往前的姿势,却已经被这支箭穿透了咽喉,当场毙命。
  而后利箭去势不减,直接将人钉死在那一杆象征着刘渊新政权的大旗之上,势如长虹,那旗杆飘摇几下,竟轰然倒塌,如同一缕漫卷黄尘的西风,追往高台之下。
  众人:!!!
  冠军侯这也太秀了,直接把飞箭整出了热武器的架势!
  这一箭实在是声势浩大,又因为直接击倒了大旗,高台上的各种画像灵牌们也跟着一阵地动山摇,喀拉拉地晃动,似乎要坠落下去。
  刘渊见了霍去病的声势,顿时眉头大皱,这上面才一个人出手,其他人还没动呢。
  他心里涌现出了一个绝妙地主意,立刻高呼道:“纵火焚烧高台,烧死他们!”
  丞相刘宣、太尉刘宏等一堆南匈奴、北匈奴的刘家人纷纷大惊,出言劝阻道:“陛下使不得啊,先祖灵位还在台上!”
  刘渊才不管什么先皇灵位,又不是他真正的祖宗,当即拔剑怒喝道:“速速去做,不然朕砍了你的脑袋!”
  烈火冲天而起,高台出现了剧烈的晃动,各种祭器都在纷纷崩塌,横木飞溅,烟尘蔓延,轰然炸开的火花如龙吟般划过了天际,烧得半面云海尽成了狰狞狂嚣的赤色。
  卫青及时上前,将刘彻的画像从火焰中抢救了出来。
  至于旁边来不及抢救的汉光武帝刘秀等牌位,他也只能说一声抱歉了。
  “各位速走!”
  郑成功正在指挥众人迅速撤退,原本他这次就预计到历史长河中必然会出现新副本,早就做了充足的准备,特意开了舰船前来,各种新式火炮都装备上了。
  哪成想,人算不如天算,这回进入五胡乱华时空,竟然是在大汉船只沉没之际,除了大家本身随身携带的一点武器,其他什么全都没带上。
  来这边的大明、大汉加起来几十号人,倒有一半是根本没有太多战斗力的文人、家眷,甚至还有刘琨、冯梦龙这样的伤员,必须尽快进行救治。
  眼看此刻高台震荡得越发猛烈,随时会分崩离析,猝然解体,台下杀声四起,亦是已然到了近处。
  刘渊命令下属往高台上扔易燃物,那高台纯是木质,顷刻间烈火摧烧,顺风而上,若藤蔓般飞速攀缘,涨势骇人。
  又以利斧斫砍底座框架,火焰纵横肆虐中,高台已经开始向一侧倾斜,摇摇欲坠。
  他露出了一个阴测测的笑容,今日祭天大典,此处重兵把守、戒备何等森严。
  虽然一开始被霍去病打了个措手不及,但一等到上方这些人坠落,便是不死也要半残,还会面临匈奴士兵最惨无人道的围攻。
  届时,他一定会好好招待对方的!
  “眼下只能汇聚在一处杀出去了”,郑成功当机立断,立刻将本方所持有的武器分配给了卫青、霍去病、李来亨等战力较高者,“各位能带多少人就带多少人,量力而行,莫要勉强,朕留下给你们断后。”
  “是!”
  众人简单熟悉了一下燧火枪和一些投掷道具的用法,护送卫子夫、平阳公主、桑弘羊、黄宗羲、郭嘉等一众文官家眷准备离开。
  小老虎环顾四周,高声呼唤道:“河东君在何处?”
  “这边!”
  柳如是衣袂一掠,如一只流风回雪的纤蝶般穿透了火焰,思索一息,站在了卫子夫身边,递过去一把削铁如泥的利刃,还有一些爆炸弹丸:“这位皇后姐姐,我瞧你似乎没带武器,先拿着防身吧。”
  卫子夫一怔,不由得啊了一声,似乎没想到战场拼杀还有自己的事。
  照常理而言,他们这行人都是前往历史长河观光游玩的,完全没料到自己也会身处险境。
  她不像柳如是半生奔走抗清,早就习惯了风刀霜剑,烽烟奔走,是一名当之无愧的姝丽侠女。
  她自从进了宫就一直养尊处优,可以说是从未经历过如此危机四伏的时刻。
  此刻,她本应该感到惊惧胆寒的,然而,不知道为什么,当她一转头看见身侧烈焰滔天,裹挟着旭日华光,灼烧得整面苍穹尽是喷薄出而出的血色,心中忽然涌现出了一种奇妙的感觉。
  可能这就是卫家血脉的加持吧。
  卫子夫下意识握紧了剑,沉声道:“好!”
  ……
  卫青扫视一圈,见该带的人都带上了,当即不再耽搁,和霍去病交换了一个眼神:“走吧。”
  随后便如同以往每一次所做过的那样,并肩作战,剑鼎争鸣,恰如飞星凌水,破军渡云,合力化作一道冲霄而起的雪亮点光,击碎了重重叠叠、仿佛坚不可摧的人群之墙。
  小老虎极为默契地紧跟在后方补刀,不论是卫霍哪一方不小心放过了漏网之鱼,全都成了他的枪下亡魂,一个也没逃脱。
  动作之迅捷,配合之巧妙,简直宛如剑锋的两侧光影随行,凌厉无匹。
  霎时间,万顷洪流般的敌军倏然而分,被他们硬生生杀穿高台,凿出了一条突出重围的生路。
  郭嘉在一旁投掷着炸弹,专门瞄准下方匈奴人密集之处,一边嘀咕道:“这刘渊果然智力低下,不堪一击。”
  “倘若在此时故意放开一个角,吸引我们前去突围,然后趁机一网打尽,这不就齐活了么——”
  柳如是闻言大惊,正想去捂他嘴,却已经太晚了。
  恰在此时,前方陡见黄尘满天,旌云舞动,一队严阵以待的匈奴卫士自斜里杀出,不偏不倚拦住他们的去路。
  卫青未料到自己激烈厮杀之中,居然还得面对来自本方人士的“冷箭”,饶是他一贯究竟战阵,也难免微微一愣。
  柳如是忙把郭嘉按了回去,直接封住了他的嘴。
  此刻,对面传来了一阵大喝:“我乃汉大司马刘聪,尔等贼子还不束手就擒!”
  真正的汉大司马大将军. 卫青:“……”
  舞到正主面前了这是?
  遇上这种糟心事,他连一句废话都不想多说,只想冲上去把对方削成七八片。
  不料刘聪有备而来,迎面就是一阵箭雨急射,攻势甚急。
  若这里只有他和自家外甥、小老虎,卫青就准备直接冲锋过去了,但后面还跟着一大群基本没有战力的人,他只得带着众人躲避。
  一时间束手束脚,加上匈奴兵又有数千名,浩浩荡荡围拢了上来,顿时一片险象环生。
  小老虎冲了两步,猛地一回头:“糟了,陛下呢!”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