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叶总师和孟秋自知理亏,老老实实听教训。
  袁主任絮絮叨叨说了好一会儿,让两人保证不再胡来,才放过她们。
  孟秋和叶总师等袁主任转身,齐齐地舒了一口气,两人对视一眼,一起笑了起来。
  天空,真美。
  作者有话要说:
  叶总师:又是诱惑小孟同志的一天。
  备注:“军爷!军爷讲话真见浅,你把我宝钏下眼观。我的父……”、“……有朝你娘死故了,尸首埋在大路边……过路君子念一遍,把军爷孝名天下传!”唱词来自秦腔《五典坡》,《赶坡》选段。
  第76章 挽留
  一架战机从诞生到正式服役,一般要经过四个阶段,论证、设计、试制以及试飞。
  “首飞”只是整个“试飞”阶段中的第一步。
  接下来还要经过无数次飞行,才能在真实的条件下,证明飞机的飞行能力,测试飞机的极限所在。
  天空和地面不同,没有支撑,一旦到了天空,一点点小的故障,都有可能演变成致命的危险。
  只有提前画出“红线”,才能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因此,试飞阶段至关重要。
  一般顺利的话,这个时间可能只要一两年,要是不顺利,那可就漫长了。在全世界战机研制史上,试飞期长达十几年的也不是没有。
  孟秋觉得这一阶段,她留下起的作用很小,有基地研究所的其他同志们在呢,就算真有需要,也可以等出现问题时再联系她。
  所以,她计划回去了,还有其他任务在等着她。
  叶总师刚听完汇报,说飞行团队顺利完成一套技术动作,还没来得及高兴,见她过来,就问怎么了,结果就听她说要走了。
  叶总师的心情瞬间不美妙了。
  她喝了口茶,缓了缓心情,起身道:“咱们出去走走?”
  叶总师带着孟秋去了车间,车间正在试制第二架试验机,飞机中段部分形似一个巨大的圆筒,四周用架子支撑,高度几乎到厂房的屋顶。
  叶总师带着孟秋走了进去,站在中间,俯瞰下方,很容易让人想起那天在y-6运输机上看到的场景。
  叶总师问:“天空不美吗?”
  孟秋诚实地回答:“美。”
  “那为什么不留下来呢?还记得上次茶话会上你说的那个‘梦’吗?歼击机、轰炸机、侦察机、预警机……小孟,你不想亲手将它们付诸实际吗?”
  “看着一架架的飞机腾空,在蓝天翱翔,守卫祖国的领空,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啊!”
  叶总师的语气中充满诱惑力,她转过身,面对着孟秋,双手张开,身后是乱中有序的厂房,机器的轰鸣声传来,像是飞机发动机启动的声音。
  “小孟,留下来吧!留下来把这一切实现!”
  孟秋摇头:“不,研究战机,基地研究所的同志们才是专业的,至于我,我有别的事要做。”
  留下来,她只会成为大家中一个,能发挥的作用有限,可离开,或许能做更多的事。
  孟秋对自己的定位一直很准确,她不是主导者,她只是辅助者。
  叶总师看着她坚定的神情,知道是挽留不了她了,心里暗暗叹气,这孩子,怎么意志这么坚定呢?
  “好吧。”叶总师伸手解下自己的胸章,将胸章别在孟秋的胸口。
  她抬手摘下她头发上沾到的一点碎屑,拍了拍她的肩膀,“不管以后去了哪里,你永远是基地研究所的一员。”
  孟秋看着叶总师的眼神,认真地点头:“好。”
  两人转了一圈,回办公室,临进门前,叶总师又问了一句:“真的不再考虑考虑了吗?”
  孟秋道:“我已经考虑好了。”
  叶总师深觉遗憾,当初怎么就不是她先碰到小孟呢?
  孟秋回宿舍收拾行李,解下胸章才发现背面绣着叶总师的名字,她将胸章捋好,郑重地收进行李箱中。
  孟秋合上行李箱,拍了拍箱子,归心似箭。
  901所,得知小徒弟回来了,沈教授浑身畅快,就差敲锣打鼓放鞭炮了!
  谁知道他有多担心啊?就怕小徒弟这一去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毕竟叶雪岚那家伙真能干出这种事。
  总算回来了,还是小徒弟乖!
  孟秋不知道老师和叶总师暗地里的交锋,她见过两位老师,便投入工作了。
  眼下她有两件事要干,第一件是芳纶纤维的工业化。
  生产工艺必须尽快完成,y-6运输机才试制了01架,后面还在继续,等到试飞完成,正式进入生产阶段,按照他们国家现在的需求程度,少说也得生产个几十上百架。
  到时候对芳纶复合材料的需求,势必也会大大增加,以他们当前这个小打小闹似的生产,肯定不够用。
  秦省那边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最后的步骤,他们这边自然不能拖后腿。
  至于第二件事就是论文了。
  她的原计划是既然要写飞机发动机,索性就将几种涡轮发动机“一网打尽”,目前她只学完了涡桨发动机,其他的还有待学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学习之前,有必要把特殊属性提上来,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运输机项目完成,她账户里的星币终于够了,可以继续购买智力和记忆力了,加上这次购买的点数,她的这两项属性的目前分别是22.456、17.101。
  lt;a href=https:///zuozhe/ptd.html title=醉鱼仔 target=_blankgt;醉鱼仔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