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越霖道:“就不兴我自己想通吗?”
  “行行行。”
  放下偏见之后,他们似乎有点理解了谢可他们为什么那么喜欢和孟组长一个项目。
  那种感觉大概就是他们的研究本来只能上大学学报,在孟组长的带领下,分分钟上《科学报》。
  《科学报》是国内含金量最高的一个科学期刊,也是最难上的一个。在这上面,要是能以一作的身份发表一篇论文,都能去大学当老师了。
  “现在知道我们组长有多厉害了吧?”看着老实下来的越霖,谢可得意洋洋。
  越霖没有再嘴硬:“嗯。”
  谢可满意了:“现在认识到,还为时未晚,趁着我们组长在,多学学,有什么问题就问,不管是不是跟这个项目有关的,都可以咨询组长。不过有一点,趁组长空闲时去问,晚上不行,晚上九点多,组长就要休息了。”
  燕同春好奇:“组长晚上睡得那么早吗?”
  谢可道:“没办法,组长的身体不好……”
  “身体不好?”三人同时看了过去。
  谢可叹气:“是啊,上次项目,组长太劳累,还晕倒了,还好旁边有人在,要不然摔到后脑勺可就遭了……”
  三人不由自主地脑补了一些画面。
  越霖:“所以,食堂……”
  “你们是说给组长开小灶的事吧?是药三分毒,组长的身体要好好养,一直吃药不好,食补是一个方法,聂师傅你们知道吧?就是食堂很会煲汤的那位大师傅,他就是那次意外之后,上面特地安排过来的……”
  原来是这样。
  中午在食堂,再看到聂师傅给孟组长单独准备汤,三人的心情完全不一样了。
  “登登登登,今天的是冬瓜水鸭汤!”聂师傅道。
  孟秋闻了一下:“哇,好香啊!聂师傅你的厨艺又精深了,再这么吃下去,回去之后大家都不认识我了,说你是谁,我们所里的孟秋根本就没有这么胖!”
  聂师傅哈哈笑:“那正好,留咱们这儿!烫,我来,我给你送过去。”
  “好嘞,谢谢聂师傅!”
  孟秋找了个桌子坐下,等了一会儿,见何教授他们来吃饭,忙招手:“何教授、朱教授,这里,今天是鸭汤!”
  何教授道:“你自己喝就行了。”
  孟秋道:“这么多,我一个人也喝不完啊,快,何教授,先尝尝再吃饭。”
  后方,隔着几个位置的一张桌子,三人不约而同地看那边,越看心情越复杂。
  越霖拿着筷子,迟迟未动。
  吃完饭,他把饭盒塞给李怀瑾,让他帮忙带回去。
  李怀瑾问:“你去哪儿?”
  “我请半天假,出去一趟!”越霖摆摆手,跑远。
  第二天,早上五六点钟,他就回来了,带着两个麻袋,径直去了食堂。
  “哟,这可是好东西!”聂师傅翻看着麻袋里的海货,欣喜地问,“哪儿来的啊?”
  海货在南边常见,在他们这儿可不易得,而且还是这样的品质,一看就是仔细收拾过的。
  越霖道:“我哥在海岛上,他寄来的。”
  他这次回去,爹妈还来不及高兴呢,家里的存货就被他一锅端了。
  聂师傅说:“难怪呢……”
  越霖拉着聂师傅看另一个麻袋:“您看看,还有这个。”
  这只麻袋里装的竟然是十几只鹌鹑和两只老母鸡。
  聂师傅掂量了一下那肥嘟嘟的老母鸡,四五斤重,至少养了三年。
  越霖说:“那人是跟我说,养了三年了。”
  聂师傅问:“这又是从哪儿弄的?”
  “乡下,托一个朋友帮忙找的。”越霖随口说了一句,叮嘱聂师傅,“您看着安排,千万别说是我弄来的。”
  中午吃饭,孟秋发现今天的汤有些不一样,她指着碗里问:“这个是什么?”
  聂师傅道:“干牡蛎!今天是干牡蛎煲鹌鹑,滋阴养血,补脾益气,你们女同志喝刚刚好。”
  “这个少见,好像都没喝过。”
  聂师傅笑道:“还得感谢一位同志……”
  在后面打饭的越霖忽觉不妙,下一秒,预感成真。
  聂师傅伸手指向他:“正是越霖同志,他特地弄来这些食材,还做好事不留名,不让说呢!”
  越霖耳朵充血。
  孟秋看向他,笑道:“谢谢越霖同志。”
  “不用谢。”越霖耳朵上的红大有往脸上蔓延的趋势,他随便打了两个菜,赶忙溜了。
  下午,孟秋叫住越霖,把笔记本拍给他:“呐。”
  “这是什么?”
  “我整理的部分资料。”
  越霖先是一喜,而后又皱眉:“我不是为了这个……”
  “我知道。不是给你一个人的,是让你们一起看的。你要是不要,就去把燕同志或者李同志叫来。”
  越霖抱紧了笔记本:“……我要!”
  一起进来的小伙伴们是最先感受到三人变化的,以前说起孟组长,都是“那位孟组长”或者“她”来指代,现在他们仨一口一个“组长”、“我们组长”。
  跟研究中心的老人没什么两样!
  这才几天啊,变得也太快了吧?
  那位孟组长到底有什么魔力?
  越霖纠正道:“不是魔力,是她优秀!”
  lt;a href=https:///zuozhe/ptd.html title=醉鱼仔 target=_blankgt;醉鱼仔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