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补课的事她交给了三个学生,他们每晚轮流上课,她偶尔会去听听。
  这一听就发现问题了,越霖这个老师当的一点儿忒不合格。
  他上课怎么上的呢?
  已知a,所以b。
  中间具体的推断过程一点儿没有。
  他还很诧异,这不是一眼就看出来了吗?
  孟秋坐在后面,默默听了一堂课。晚上回去,把他叫了过来,问他:“最近布置的书看了吗?看到哪里了?有没有什么疑问?”
  越霖回道:“看了,才看到第 三 章。”
  又把自己的笔记本拿过来,翻自己看书途中记下的问题,一个一个问。
  孟秋也给他来了一出“已知a,所以b”。
  一次两次三次,越霖反应过来了:“对不起,老师,我错了。”
  孟秋心平气和地说:“我平时给你们上课也像这样吗?”
  “不是……”
  有时候他们不懂,老师几乎掰开了揉碎了给他们讲,譬如某种材料,他们制备不出来,老师就亲自去实验室,手把手带他们做。
  越霖垂下头,脸色羞愧:“我不该那么上课。”
  孟秋道:“咱们现在不是在研究所,他们是一线人员,他们多知道一点,就可能多避免一些问题。”
  “一栋大楼,地基重要,天花板重要,中间的每一块砖石同样不可或缺。”
  “老师,我明白了。”
  孟秋道:“你给我当助教吧,下面的两节课我来上。”
  接下来越霖负责的两节课,他看着研究导弹、火箭炮、战斗机的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话给他们讲解一个小小的元件工作原理,心中触动。
  他真的明白了。
  机械厂的人发现越同志重新给他们上课后,风格大变,以前说得不是不好,就是太高深,一节课讲的东西太多,有点难消化。
  现在就不一样了,细致,耐心,时不时还问他们听不听得懂,要不要再讲一遍。
  他们喜欢越同志现在的课。
  秦厂长等人发现孟专家他们还给技术科的人上课,越发不好意思了。
  孟秋道:“没事,刚好以这条生产线为例,顺便讲一讲。”
  经历了国外“专家”的难伺候,再看孟专家他们,机械厂的一众领导们感动得都快哭了。
  孟专家他们在厂里的这段时间,务必要把人照顾好!
  江州第二、第三机械厂算是江州市机械厂的分厂,同在江州市,有什么事,他们也会把人带到总厂这边的招待所。
  毕竟总厂大,招待所也更豪华。
  江州第三机械厂的蒋厂长最近就要招待一位重要客人,他特地过来打招呼,让招待所的人帮他留一间五楼的房间。
  招待所一共五层楼,一二两层是大厅和吃饭的地方,剩下的三层是住宿的,其中五楼的房间规格最高。
  最近不是什么重要日子,总厂也没什么领导过来视察,蒋厂长原以为就是说一声的事,谁料招待所却说:“五楼不行,五楼住了人。”
  蒋厂长皱眉:“五楼不是有好几间房吗?都住了人?”
  倒也没有都住人,但领导他们特地打了招呼,不让再安排人上去,说是让那几位贵客好好休息。
  什么样的贵客要霸占一层楼?
  蒋厂长跟招待所的一个负责人私交不错,就向他打听,那人提醒道:“秦厂长、刘书记他们亲自安排的,上面来的一位专家!”
  上面来的?蒋厂长一听,心思一转。
  “行吧,那就给我留一间四楼的房吧。”
  这倒没问题。
  蒋厂长不急着走了,又点了几个菜,拉他一起喝酒,一直磨蹭到晚上,终于让他等到了。
  “那就是上面来的专家?”
  “嗯,就中间那个,看到了吧?别看人家年轻,听说还是好不容易请来的,领导们一再强调,一定要把人招待好。办公室蔡主任一天来一趟,连饭菜都要过问……”
  蒋厂长看着正往楼上去的一行人,不知道是不是灯光的原因,中间的那位专家似乎有点眼熟。
  “那位专家姓什么?”
  “姓孟。”
  “叫什么名字?”
  “好像是孟……秋,对,孟秋。”
  孟秋?
  名字也有点耳熟。
  酒意上头,蒋厂长一时半会儿没想起来,直到晚上回到家里,他老婆没好气道:“怎么又喝这么多?”
  蒋厂长说:“有事。”
  “有事有事,你天天都有事……你是这样,儿子也是这样,一去几年都不回来,早知道当初就不拦着他跟孟家那个丫头的事了,都二十好几了,不肯找对象,连家都不回……”
  蒋厂长正闭目养神,听到“孟家那丫头”,他坐了起来。
  “当年小超要娶的那丫头叫什么名字?”
  “你老糊涂了吧?孟家老三,孟秋!秋天的秋!”
  蒋厂长的酒一下子醒了。
  不会是她吧?
  第106章 孟家人
  孟父不是个多有脾气的人,但他也要脸。
  当年小女儿和蒋厂长家儿子的事,明明是蒋超害他女儿受伤,蒋厂长夫妻俩却拿钱打发他们,生怕他们家攀附上去。
  他记忆犹新。
  人家是厂长,他没办法拿人家怎么样,但他也不会被人家打了左脸,还笑嘻嘻地把右脸伸上去。
  lt;a href=https:///zuozhe/ptd.html title=醉鱼仔 target=_blankgt;醉鱼仔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