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桔文屋>书库>都市生活>迷津雪> 第88章

第88章

  徐行知走上前。
  听到脚步声,沈清央掀开眼。男人停在她面前,身形颀长,清寂的眉眼隐在夜色里。
  她仰头,靠着秋千麻绳晃了两下。
  “哥,你回来了。”
  徐行知察觉到空气中若隐若现的酒味:“喝酒了?”
  “嗯。”沈清央嗓音低软,“麦卡伦50年,好贵,感觉一杯要喝掉一辆车……”
  他没说话,在秋千上坐下,位置宽敞,容纳两个人也绰绰有余。
  徐行知晃晃手里的白色配件盒:“手机呢?”
  “手机?”沈清央有些迷茫,撑着脑袋想了会儿,在身上左摸摸右摸摸,最终在秋千旁边的草坪上找到。
  “可能是掉下去了。”她用袖子擦擦手机。
  徐行知接过来,准备拿回客厅弄,刚想离开,抬眸看到沈清央的眼神。
  她很安静,明显有些醉意,清润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他。
  无言对视几秒,徐行知眉眼微动:“看什么?”
  空荡荡的风从二人中间穿过,夜晚的花园异样安静。沈清央很缓地眨了下眼睛,鬼迷心窍想去探他皮肤的温度:“哥,你很久都没对我笑过了……”
  没碰到,手腕被人扣住。
  徐行知垂眼,宽松的睡裙袖口掉落,露出一截瘦白手腕,肌肤上坠着细链子,红玉髓在夜间闪着暗光。
  ……
  她手指微微蜷缩。
  他松开她,起身,居高临下地用手机挑起这只小醉鬼的下巴。
  “小姐。”他俯身贴近她,“有求于人,不应该是你给我笑一个吗?”
  第38章
  ◎飘扬的彩带飞回楼梯间◎
  夜风寂寂, 男人沉沉气息压下,沈清央下意识微屏呼吸。
  鼻尖钻入一股很淡的香水味,不知是他在哪个场合染上的, 她脑袋晕晕的, 不知道是要笑,还是不要笑。
  片刻恍神,徐行知已经收了手机。
  看她一眼, 他转身离开。
  沈清央没反应过来,懵了一会儿, 慢慢把脑袋靠在晃悠着的秋千上,望着男人渐渐走远的身影。
  喝酒又吹了风,次日醒来, 头微微痛。
  沈清央下楼,已经九点多, 徐行知破天荒地还没出门,在楼下喝咖啡回工作邮件。
  他手边搁着她的手机, 背板换了新的,完好如初。
  连云从花园进来:“早啊,清央。”
  “连姨早。”
  连云走到岛台前:“你哥等会儿要去附近的一个文物展, 你想跟他一起去看看吗?”
  难怪他上午没出门, 原来是有事。
  沈清央将手机开机, 面前有一本手册, 她翻了翻, 惊讶:“都是中国的?”
  “没错。”连云笑着点点头, “字画和一些古董瓷器的专场。原本是山石斋的珍藏, 去年山石斋主人窦先生离世, 他后人遵照遗愿, 把部分珍玩捐赠回了国家博物馆。另一部分可以流通的,委托给了嘉德拍卖。”
  “最近秋拍快开始了,嘉德借用窦先生故居办了一场展览,不是公开的,也算是一种纪念吧。”
  沈清央翻过一页手册,余光里瞄到徐行知并没有抬头。
  咖啡机发出“滴滴滴”的工作声响,连云把做好的拿铁端到沈清央面前:“窦先生久居海外,收藏了不少文物,你哥看中了一幅画,你跟他一起去玩吧。”
  沈清央没说话,看向徐行知。
  他合上笔记本:“十点出门。”
  出差在外,沈清央行李箱带的衣物并不多,她换上白衬衫和半身裙,整个人清爽干净。
  走之前经过客厅,连云在整理墙角的角柜,顺口嘱咐了一句注意安全。
  窦先生故居离他们住的地方不远,大约二十分钟车程。驶过华盛顿大桥,车在一栋风格非常独特的建筑面前停下,院中喷泉池水汩汩,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前来迎接。
  进去之后,沈清央第一感受是视觉惊艳。
  比起博物馆中隔玻璃柜展览的文物,这里灯光布展设置得非常好,甚至可以在工作人员陪同下亲自触摸把玩。
  受邀人不多,现场十分安静。
  她一眼看中一只彩纹小胆瓶。
  大半手掌大小,釉彩烧得鲜妍生动,沈清央小心地摸了摸,心生感慨。
  工作人员见她喜欢,详细介绍了胆瓶的年代和来历。
  “这能用来做什么?”徐行知无甚兴趣,倚着实木台面漫不经心地问。
  沈清央欣赏完,完璧归赵时顺口解释:“胆瓶一般用作书房装饰,或者插个花,没有什么实际用途。”
  他伸手转了转:“你很喜欢?”
  “有句话叫‘摩挲钟鼎,亲见商周’。”沈清央转身,“华高以前不是会给每个班的读书角定国博的馆刊吗,我记得有一期封面就是胆瓶,和这个几乎一模一样。”
  徐行知微顿,他压根没看过。
  “这种叫玉壶春,轮廓很圆润。”她似乎很有兴趣,都不用工作人员讲解,爱不释手地摩挲,一一给他介绍,“这种颈部有一圈圈凸起的叫弦纹瓶,徐伯伯书房有一个。”
  一连把玩了数十个,沈清央忽然想起来,扭头:“哥,你不是要看字画吗?”
  工作人员适时插话:“字画在楼上。”
  徐行知要看的是一副黄宾虹山水画,见到实物,他无甚评价,只说有人爱宾翁,还个人情。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