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小苏同志,你的想法我很支持。不过,这件事情还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和讨论。你可以先准备一下相关的材料,我们会在适当的时候通知你。”
  苏暖听到首长的话,心中充满了感激。她知道,这是首长对她的信任和支持。她决定等会立即通知组织团队,准备相关的材料,争取能够在这次机会中为苏氏集团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感谢首长,您给我们机会,对了,我那私人飞机的事情可以通过申请了吗?”
  “可以了,你有空去民航总局办个手续就行,每次飞行航线需要提前三天申请才可以起飞”
  “好的,没问题,谢谢首长”
  挂断电话后,苏暖嘴角上扬得压都压不住,当即,给在公司的皮特打去了电话,把她刚刚得知民航的消息告诉了他。
  一旦民航总局那边联系苏氏集团,让他第一时间通知自己。
  皮特得知此事,也很是开心,对于现在华夏普通国民来说,乘坐飞机出行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但是,随着国家的发展,人民收入的提高,飞机出行节省的时间,比其他交通工具的时间更多。
  未来,随着发展乘坐飞机出行,将会是很多人选择,他们苏氏集团能在这个时候入股拿下投资份额,将会让苏氏集团再上一步。
  皮特对苏暖交代的事情,立即重视起来,在电话里保证,一旦民航总局来消息,肯定第一时间通知她。
  一个星期后,苏氏集团接到了民航总局的邀请函,皮特第一时间派人送到了苏暖手上。
  苏暖坐在书桌前,仔细阅读着手中的文件。这是一份关于华夏民航未来发展的重要文件,其中包含了民航总局和外经贸部联合发布的外商投资民航业的政策规定。她知道,这个政策一旦确定,将会对华夏民航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不久后,这个政策将会对外公告。苏暖心中涌起一股期待,她希望能够参与其中,为华夏民航的未来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她知道,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如果能够成功入股、参股,将会为苏氏集团带来巨大的商业利益。
  苏暖是一个商人,她知道,只有不断拓展业务,才能够让苏氏集团更加繁荣壮大。
  苏暖打定主意后,立刻去到公司召集了公司的核心团队,商讨应对策略。
  在会议上,她向众人阐述了民航业的潜力和机遇,并强调了苏氏集团参与的重要性。
  团队成员们纷纷表示支持,开始着手准备相关资料和方案。
  与此同时,苏暖也积极与政府官员和行业专家沟通交流,了解更多信息,为苏氏集团的介入做好充分准备。
  她相信,只要努力争取,苏氏集团一定能够在民航业大放异彩。
  事情安排下面的人去做后,苏暖一个人陷入了回忆。
  她记得前世民航改革比现在的时间要晚一些,她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对a国完成的金融危机,让华夏国在其中赚了一大笔钱,才会有了资金发展国家各种行业,让民航改革提前。
  不过,她知道的是,民航改革是国家发展,必须要做的一步,苏氏集团能够参与其中,就算是跟着喝汤也是能吃饱的。
  第344章 拿下民航股份
  又过了半个月后,民航总局在报纸上对外发布的改革政策的公告,上面阐述了,国家对于民航改革的要求和措施实行。
  苏暖拿着当天新鲜出炉的报纸,早餐都来不及吃,就认真看了起来,报纸上写着。
  【华夏民航的大发展,始于改革开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华夏民航勇当先锋,以京市、沪市、广市为中心,开辟一批干线、支线。
  为适应航线发展的需要,华夏民航加速机型更新,进一步缩小我国运输飞机同国际民航先进水平的差距。
  为适应发展航空运输对运力的需求,上世纪90年代初,华夏民航加快飞机引进和更新换代的步伐,采取多种融资方式添置运输飞机,使机队规模不断扩大。
  改革开放以来,民航的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通过改革,使原来军民合一、政企不分的民航管理体制,逐渐转变为政企分离、机场属地化管理、多种所有制企业平等竞争的民航管理体制。
  不断推进民航市场化改革,通过加强市场竞争,增强市场活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
  我国共80多家运输航空公司,形成了主体多元、竞争有序的市场格局。其中,客运航空公司71家,货运航空公司9家。
  华夏民航也是对外开放的先行者。
  1980年5月3日,由民航北京管理局与香港中国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合资经营的北京航空食品公司正式开业。这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批准的我国第一家合资企业,被称为“天字第一号”。
  今日民航又将迎来新的改革发展,特此公告如下:
  民航总局和外经贸部联合发布外商投资民航业的政策规定,确定中国民航对于外商投资入股、参股,在华夏民航运输业进行试点。
  根据这一政策,华夏航空公司于一周后,开始对外发行了万外资股,成为国内第一家由外商参股的航空公司。
  此外,东航、南航、国航先后会在海外上市,开辟了华夏民航利用外资的渠道。】
  苏暖放下报纸,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她立即拿起电话,拨通了皮特的号码,语气中带着兴奋和果断。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