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曦珠点头应道:“好啊。”
  她的手还被他握着,她再偏头去,看车窗外令人喜悦的、丰收的景。
  很快,马车绕过大片的葵花地,转见庄子的影。
  庄上的仆妇奔迎上来,事先得了消息,三爷会过来玩一日,已先将那间屋打扫干净。
  先前三爷时不时也会跑到这处来。去年和那些勋贵子弟秋猎出事,便是在附近的山林。
  仆妇如何没料到三爷会带着表姑娘过来。
  他们这些人,常年待在远离公府的庄子上,哪里得知清楚详情,只知一二。但难得殷勤的机会,自是要抓牢,说不定能被调进公府里。
  仆妇乍见这位表姑娘的长相,以及被三爷牵握的手,及时收起诧异的神情,带着人往住处去。
  屋里并无那些名木家具、贵重器物,但收拾地很整齐,一尘不染。
  窗页大开,对着外面的两棵石榴树,篱笆上绕长着密密麻麻的牵牛花,藤上零星几朵紫色的花。
  光从窗外扑入,静静地落在案上的一瓶桂花上。
  近晌午,仆妇将人带到,又忙不迭地出去,准备午膳过来。
  庄子的饭菜也并不精细。
  不过酿豆腐、茭白鲜、炸藕盒、荷叶鸡、蜜炙鹌鹑。曦珠却吃了两碗,放下碗时,她甚至觉得哽住了。
  卫陵看向她时,她有些不好意思地撇过脸。
  卫陵不由笑道:“你太瘦了,多吃些挺好。”
  每回与她一起吃饭,他也忍不住多吃。自己一个人,倒没什么胃口。
  曦珠暗下捏了自己的腰。
  其实她觉得这两个月,与他一道吃饭,自己好似多长了些肉。
  唤人来收桌,卫陵拉起她的手,朝外边走。
  到马厩去,挑选了两匹马。一匹红棕,一匹栗色。
  而后两人牵着马,沿着庄子后面山脚的小路,慢慢地走着消食。
  秋风穿梭过山林,高耸的树冠间,发出潇潇沙沙的摇晃声,不时从山坡滚落下青皮的核桃,和裹满了刺的板栗球。
  曦珠弯下腰,要去拣板栗。
  倏地被一只手拦住。
  她抬眸,对上他的问:“想吃吗?”
  她点点头。
  后来如何演变成两人坐在一处水边,而他兜揽的莺色缂丝袍摆里,一堆的板栗,松放后,落于地上的凹处。
  他们坐在一块大石上。
  她望着岸边生长的大片芦苇,起风了,从满眼的灰绿里吹过去,扬起呼呼的声响,惊动躲藏在里面的水鸟,惶恐地扑扇白色的羽翅飞出,纤长的脖子里,还在吞吃才捕获的鱼。
  他低着头,用尖锐的石头剥弄着那满是刺的板栗球,将褪出来的板栗递来给她,接着弄下一个。
  才成熟落地,壳并不硬,稍微用些力咬,便破开了那层褐色,露出里面的肉。
  咯嘣的声音里,嘴里一股清甜。
  曦珠吃着,又俯着他低下的脸,睫毛微垂,嘴角收敛,还在凿弄手里的刺球,一副认真的神色。
  她忽然觉得有些怪异。
  这时才想起他的身份来,镇国公的第三子,长于雕栏玉砌里,却在这里给她弄板栗。
  好似不该是他做的事。
  蓦地,他仰头笑看她,问道:“好吃吗?”
  她看他满手的脏,将磕咬出的一个板栗,放到他唇边,笑道:“你自己吃,不就知道了?”
  他一个都没吃,一直在给她弄。
  卫陵自然地张嘴撷过,齿从她的手指划过,淡淡的湿意。
  她微微蜷起手指。
  咀嚼两下,咽下去后,他朝她笑道:“很甜。”
  岑寂的风声里,在只有两人的一方天地中,好似比起那时他自毁名声,被国公责罚,她的心稍微波动些。
  风静后,复归于原处,几如那片芦苇丛。
  曦珠又吃了几颗板栗,方站起身,拍了拍白裙上的灰,弯腰捡起地上的一块平扁石头,朝平静的水面扔了过去。
  在第七下时,落入水底,再难觅踪迹。
  唯剩一圈又一圈的涟漪,还在荡漾,碎了上面的白云倒影。
  她道:“我们骑马吧。”
  他当然答应她。
  “好。”
  回风流云里,她纵马疾驰,柔弱的身体随着马的扬蹄而摆动着。如雪的裙裾飞扬,勾勒出她的每一道起伏的线。
  卫陵望着她脸上生机勃勃的神态,想,她本该是如此模样。
  她侧首对他笑了下,催马跃过了他。
  他揽紧缰绳,追赶了上去。
  *
  他们策马行在山路上,直至疲惫地放缓,最后下了马,慢慢踱步在回庄子的路上。
  已是黄昏,远处的天边余晖洒落林间,叠染了橘黄。
  她手里揪着一片才摘下的银杏扇叶转着,忽听他说:“曦珠,这附近有花田,要不要去看看?”
  中秋过后,便是双九重阳。
  京郊外的各处花田早备好,过节要用的菊花。
  单瓣的,重瓣的。栽在陶盆里、瓷盆里、瓦盆里……
  花色也丰富多彩,红、黄、白、绿、翠……让人看的眼花缭乱。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