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一群人嘻嘻哈哈笑起来。
姚沐儿听得云里雾里,瞅见沈荷花脸色一阵红一阵白,低声问沈氏:“娘,她儿子在镇上做什么活,竟能这么赚钱。”
“什么做活,分明是赌钱!”
沈秀梅拉着儿夫郎,离得远了些。
“她儿子沈四狗打小就是村里的惹祸精,偷鸡摸狗的事儿没少干,长大了更是不得了,不知从哪儿学来赌钱的臭毛病,每回从镇上回来,恨不得输的裤子都不剩。”
赌钱?姚沐儿一脸震惊。
观沈荷花穿着,也只是普通人家,儿子沾上赌钱的毛病,日子还怎么过?
不过瞧她做派,日子似乎还过得去。看来沈四狗这些年赢多输少,运气还不错,只是不知道这份好运,能维持到几时。
姚沐儿没感慨多久,就见自家夫君走过来,道:“娘,夫郎,宝来叔来了。”
“老爷子来了,快!”
“他婶子赶紧的,待会人多该抢不上位置了。”
五六个人乌泱泱跑开。
姚沐儿也扶着沈氏朝牛车走去,扭头见杨阿么动作不便,唤夫君来扶着沈氏,自己去帮腿脚不便的杨阿么。
“麻烦你了,沐哥儿。”杨云拄着拐杖,因吸入一口冷气,佝偻着腰咳了好一会儿才缓过来。
姚沐儿扶着人,道:“杨阿么您慢点,不着急。”
等两人过去,牛车上已经没了好位置,两个膀大腰圆的妇人坐在正中间,瞧见他二人,将脑袋扭到另一侧,装模作样聊起天。
沈季青没惯着,都不用开口,过去往那一杵,跟个冷面杀神似的,吓得两人忙不迭将位置让出来。
姚沐儿觉得好笑,抿起嘴角压着笑意,将沈氏与杨阿么先后扶上牛车。
快过申初,姚翠荷领着秋哥儿,在不远处招着手,姗姗来迟。
“可算赶上了。”姚翠荷喘着粗气道。
牛车上还有最后一个位置,待姚翠荷爬上车,沈宝来鞭子一扬,老黄牛便稳稳迈开步子。
“嫂夫郎,给你看个好东西。”沈秋神神秘秘靠过来。
姚沐儿偏头去瞧,只见他手里捧着一小把饴糖,大概六七块的样子。
沈秋小声道:“我大哥给我买的,可甜了,嫂夫郎你尝尝。”说着从里边挑出一块最大的,递给他。
“我不爱吃甜,你留着自己吃吧。”
姚沐儿没接,饴糖一文钱两块,这么贵的东西哪是说尝就尝的。
沈秋信以为真,含着一块饴糖,笑眯眯道:“嫂夫郎你没有口福了,我觉得糖是这世上最好吃的东西,给我两斤肉都不换。”
胡说,明明肉才是最好吃的。
姚沐儿在心里反驳:别说两斤糖,就算十斤、百斤,他也不换。
不过这饴糖真甜,他都闻见秋哥儿身上,飘过来的甜味儿了。
姚沐儿悄悄吞了下口水,谁料扭头又被自家夫君瞧了个正着,他耳根迅速泛红,垂着脑袋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
第13章 挑拨
与此同时,沈家村。
“有田家的,你当真瞧见老三他媳妇,在镇上买酒买肉?”
“那还有假!”沈荷花挎着篮子,嗓门嚷得老大,“季青小子跟他夫郎孝顺得很,还领秀梅妹子去医馆瞧病,我老远瞅着抓了不少药,少说也有个六七包!”
“有德家的,怎么说你也是秀梅她大嫂,季青小子带回家那么些银钱,你跟老二家的就半点不知情?”
“知道个屁!”赵秀菊拍着大腿,骂骂咧咧,“好你个沈秀梅,有了银钱不想着第一时间上我家还债,竟跑去镇上喝酒吃肉!亏我家有德记挂着兄弟情,担心你们一家三口没吃的,催我送些口粮来,不想竟是个忘恩负义的白眼狼!”
“哎,说到底人家才是一家人,什么大哥大嫂,哪有儿子跟儿夫郎亲啊。”沈荷花挑拨道。
“我呸!没钱的时候一口一个大哥大嫂,叫得比亲爹亲娘还亲,有钱了就翻脸不认人是吧?!”
赵秀菊气得不轻,吃食也不送了,提着篮子怒气冲冲回了家。
赵秀菊二儿子沈季海正在院里劈柴,见他娘进院,扭头问道:“娘,您不是去三婶家了,咋这么快就回来了?”
赵秀菊走进灶房,砰的一声将篮子摔在灶头上。
“去个屁,往后谁再敢去老三家,别怪老娘跟他翻脸!”
“大嫂这是咋了,谁又惹你不快了?”沈有信媳妇沈素娘,站在堂屋门口问。
“她咋来了?”赵秀菊小声嘀咕了句,随即理理袖口进了屋。
“嘶——真冷,他二婶儿要没啥事赶紧家去吧,天儿黑得这么快,待会儿怕是要落雪。”
沈素娘闻言直接一屁股坐下了。
“不急,还有事儿没跟大嫂说呢。”
赵秀菊在心里翻了个白眼。肯定没好屁。
她这二弟媳好吃懒做,还爱贪便宜,平日里没少来家里蹭饭,连给孩子买的零嘴儿,一眼没瞅见都要抢来尝一口,要不是顾忌妯娌情分,早跟这讨人嫌的懒货翻脸了。
嫌弃归嫌弃,表面功夫还是得做。
赵秀菊喊儿子倒了两碗温水来。
“他二婶儿找我啥事儿?”
沈素娘见今日没糖水喝,撇了下嘴,盛水的陶碗碰都懒得碰。
“当年征兵走的汉子,回村儿可都是带了银钱的,多则六七两,少则三四两,季青小子八年没回,官府给的银子只怕更多,可他这都回来两三日了,银钱的事提都没提,别不是想赖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