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我只是去瞧瞧,不会冲撞他们的。”
  老板将他拉回来,小声说道:“你是外地人不了解,前头那条街是赵家的,赵家公子喜怒无常,心情要是不好,就算是从一旁路过也不成。前几日就有百姓,平白无故被打断了胳膊呢!”
  姚青云皱眉,“这可是府城,当街行凶知府大人不管吗?”
  “管啥,人家赔了二十两银子呐!”
  二十两银子在府城也不少,老板怕他生出啥心思,忙说道:“小伙子瞧着应当是读书人,你可别做傻事儿,为了那点银子错过童试不值当!”
  “老伯放心,我去别处逛。”
  “这就对了。小伙子包子来两个不?我这包子三文一个,这条街上再没比我这更便宜的咯。”
  老板没扯谎,姚青云一路走来,确实没瞧见更便宜的吃食。
  “成,您给我捡四个吧。”
  回客栈路上,在街边摊子瞧见一支木簪,姚青云看着上头刻着的麦穗,不知为何竟想起秋哥儿来。
  他停下步子,犹豫片刻,掏出银钱将其买了下来。
  这银钱是他给书铺抄书赚来的,他练字晚,识得字也不多,只能帮人抄抄《三字经》,书铺老板不缺抄《三字经》的,他磨了好久老板才同意,但一本只给二十文,连别人一半都不到。
  第45章 木簪
  姚青云揣着簪子回到客栈,将包子与三个伙伴分着吃了,也捧着本书看起来。
  府试共考五场,第一场为正考,考完三日内出榜,若是考过即可取中,有资格参加覆试博得更好的名次。
  覆试一场比一场难,姚青云知晓自己不会进,便只瞅准了几本基础书册,翻来覆去地嚼,免得到时一道题也答不出,回到书院被看不起他的那些同窗嘲笑。
  四人燃着油灯熬到半夜才睡下,翌日又早早起来,冒着雨丝到礼房报名,并提交保结文书。
  报名时在人群中瞅见几个熟面孔,四人谁也没声张,交了文书便回客栈继续温起书来。
  四月初八,正考开始。
  北州府七个县上千号考生,将街口围得水泄不通,这可是北州府每年一次才有的盛况,百姓纷纷探头眺望,或为其打气助威,或借机赚取钱财。
  这厢姚青云四人验身完毕,拿着官差给的号牌入了考场。
  王鹏问:“我在乙字号考区,你们在几号?”
  赵志为道:“丁字区。”
  “我在庚字区,边角上呢。”宁远鼓着脸颊一脸不满。
  姚青云拍拍宁远肩膀,安慰道:“没事,我在癸字区比你还偏。”
  赵志为深表同情:“十个考区,你竟然抽到最后一个,运气也太差了!”
  茅房就在癸字区后头,三人看着姚青云,为他捏了一把汗。
  姚青云不甚在意,“不碍事,左右三个时辰就能考完,应当难闻不到哪儿去。”
  然而他高估了众考生体质,卯时过,放卷钟声打响,便有好几个考生紧张地直往茅房跑。
  姚青云与十来个同在癸字区考试的考生,捏着鼻子熬到交卷,离开时觉得整个人都是臭的。
  “哈哈哈是谁说不碍事的?”
  “我在壬字区都闻见味儿了,癸字区离茅房那么近,滋味一定很不好受吧?”
  “还好我没抽到癸字区,不然非得熏晕过去不可。”
  三人见他一脸菜色,笑着打趣道。
  “哎,大话说早了。”姚青云抬起胳膊嗅了嗅,“你们闻闻,我总觉得身上有股臭味儿。”
  赵志为勾着他脖子道:“别多想,这都出来多久了,早散干净了。”
  “没想到还真考了《易经》,幸好咱们头天背了。”王鹏一脸窃喜,“这次我觉得自己考中的希望还是挺大的。”
  宁远手舞足蹈,“我也是,瞧见考《易经》别提多激动,我就那么刷刷两笔,全都答了上来。”
  赵志为得意道:“看来我功不可没,这次要是过了,你们可要请我吃饭才行。”
  “没问题!”
  姚青云见三人情绪高涨,也跟着扬起嘴角笑起来。
  他念书晚,正考大概率不会过,但心里还是抱着一丝期待。
  -
  四月十一,戌时岭水镇。
  “今儿应该出榜了吧。”姚沐儿串着铜板与夫君说。
  沈季青道:“林叔说今日寅正便发榜了。”
  “那明日青云应当就该回来了,府城物价高他肯定舍不得吃喝,到时给他做点好吃的。”
  “明日早上我到赵屠户那,多割斤肉回来。”
  “好。”姚沐儿笑着应,“许久没汆肉丸了,明儿剁颗菘菜汆肉丸子吃。”
  忙活一天,夫夫俩收好铜板,又泡了脚,便躺下睡了。
  翌日一早,沈季青去赵屠户那取走头天定下的五只鸡,又割了四斤猪肉。
  赵屠户见他买得多,回回都给饶头,今儿给了半副猪下水,姚沐儿见夫君拎着副猪大肠回来,杏眸闪闪发亮。
  “季青哥咋还买了猪下水,这东西烧菜不好吃,一股那啥味。”沈秋捏着鼻子,眼神嫌弃。
  “你那是没淘洗干净。”姚沐儿接过猪下水道,“这东西跟茱萸一起炒,味道香着呢。”
  沈秋不信,以前日子难过,家里十天半月不沾荤腥,他娘就会买些便宜的猪下水回来,但不论怎么洗都一股子怪味,他只尝了一口便不肯再吃,爹娘跟大哥为了不浪费,每次都硬着头皮吞下肚,虽然难吃了些,好歹是肉也能解个馋。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